57.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革脉最为病脉中之险脉,而人多忽之,以其不知革脉之真象,即知之亦多不知治法也。其形状如按鼓革,外虽硬而中空,即弦脉之大而有力者。因其脉与弦脉相近,是以其脉虽大而不洪(无起伏故不洪),虽有力而不滑(中空故不滑)。即此以揣摩此脉,其真象可得矣。其主病为阴阳离绝,上下不相维系,脉至如此,病将变革(此又革脉之所以命名),有危在顷刻之势。丁卯在津,治愈革脉之证数次。惟有一媪八旬有六,治之未愈,此乃年岁所关也。今特将其脉之最险者详录一则于下,以为治斯证者之嚆矢。

外孙王××,年五十,身体素羸弱,于仲夏得温病。心中热而烦躁,忽起忽卧,无一息之停。其脉大而且硬,微兼洪象。其舌苔薄而微黑,其黑处若斑点。知其内伤与外感并重也。其大便四日未行,腹中胀满,按之且有硬处。其家人言,腹中满硬系宿病,已逾半载,为有此病,所以身形益羸弱。因思宿病宜从缓治,当以清其温热为急务。

为疏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石膏用生者两半,人参用野台参五钱,又以生山药八钱代方中粳米,煎汤两盅,分三次温饮下。一剂,外感之热已退强半,烦躁略减,仍然起卧不安,而可睡片时。脉之洪象已无,而大硬如故。其大便尤未通下,腹中胀益甚。遂用生赭石细末、生怀山药各一两,野台参六钱,知母玄参各五钱,生鸡内金钱半。煎汤服后,大便通下。迟两点钟,腹中作响,觉瘀积已开,连下三次,皆系陈积,其证陡变,脉之大与硬,较前几加两倍,周身脉管皆大动,几有破裂之势,其心中之烦躁,精神之骚扰,起卧之频频不安,实有不可言语形容者。其家人环视惧甚,愚毅然许为治愈。遂急开净萸肉、生龙骨各两半,熟地黄、生山药各一两,野台参、白术各六钱,炙甘草三钱。煎汤一大碗,分两次温饮下,其状况稍安,脉亦见敛。当日按方又进一剂,可以安卧。须臾,其脉渐若瘀积未下时,其腹亦见软,惟心中时或发热。继将原方去白术,加生地黄八钱。日服一剂。三剂后,脉象已近平和,而大便数日未行,且自觉陈积未净,遂将萸肉、龙骨各减五钱,加生赭石六钱,当归三钱。又下瘀积若干。其脉又见大,遂去赭石、当归,连服十余剂全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1.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2. 论干燥《冯氏锦囊秘录》
  3. 论隔蒜灸《外科理例》
  4. 论干枯陷伏倒靥等症《冯氏锦囊秘录》
  5. 论隔蒜灸得效《外科精要》
  6. 论疳蚀疮《冯氏锦囊秘录》
  7. 论膈噎《史载之方》
  8.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华佗神方》
  9. 论各经补泻及专主泻火药《药鉴》
  10.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中藏经》
  11. 论各伤主方《跌打秘方》
  12. 论肝无补法《质疑录》
  13. 论各穴要害之处《跌打秘方》
  14. 论肝气(二条)《知医必辨》
  15. 论各种疗治宜因病而施《华佗神方》
  16. 论肝脾生病《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7. 论攻利《伤科汇纂》
  18. 论肝病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19. 论古法通变《景岳全书》
  20. 论甘草《苏沈良方》
  21. 论古今药饵得失《华佗神方》
  22. 论腹中瘀血《济阴纲目》
  23. 论骨痹《中藏经》
  24. 论腹痈《外科枢要》
  25. 论骨痹《华佗神方》
  26. 论腹痛《原要论》
  27. 论顾鸣仲痞块锢疾根源及治法《寓意草》
  28. 论富贵贫贱之病不同《冯氏锦囊秘录》
  29. 论寡妇病《外科理例》
  30. 论富贵贫贱嗣育得失《冯氏锦囊秘录》
  31. 论怪病多属痰《质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