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枸杞子、地骨皮解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服有益,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乃因古有隔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谚,遂疑其能助阳道,性或偏于温热。而愚则谓其性决不热,且确有退热之功效,此从细心体验而得,原非凭空拟议也。

愚自五旬后,脏腑间阳分偏盛,每夜眠时,无论冬夏床头置凉水一壶,每醒一次,觉心中发热,即饮凉水数口,至明则壶中水已所余无几。惟临睡时,嚼服枸杞子一两,凉水即可少饮一半,且晨起后觉心中格外镇静,精神格外充足。即此以论枸杞,则枸杞为滋补良药,性未必凉而确有退热之功效,不可断言乎?

或问∶枸杞为善滋阴故能退虚热,今先生因睡醒而觉热,则此热果虚热乎?抑实热乎?答曰∶余生平胖壮,阴分不亏,此非虚热明矣。然白昼不觉热,即夜间彻夜不睡,亦不觉热,惟睡初醒时觉心中发热,是热生于睡中也,其不同于泛泛之实热又明矣。此乃因睡时心肾自然交感而生热,乃先天元阳壮旺之现象,惟枸杞能补益元阴,与先天元阳相济,是以有此功效。若谓其仅能退虚热,犹浅之乎视枸杞矣。

【附方】金髓煎

枸杞子,逐日择红熟者,以无灰酒浸之,蜡纸封固,勿令泄气,两月足,取入砂盆中,研烂滤取汁,同原浸之酒入银锅内,慢火熬之,不住箸搅,恐粘住不匀,候成饧,净瓶密贮。每早温酒服二大匙,夜卧再服,百日身轻气壮。

地骨皮∶即枸杞根上之皮也。其根下行直达黄泉,禀地之阴气最浓,是以性凉长于退热。为其力优于下行有收敛之力,是以治有汗骨蒸,能止吐血、衄血,更能下清肾热,通利二便,并治二便因热下血。且其收敛下行之力,能使上焦浮游之热因之清肃,而肺为热伤作嗽者,服之可愈。是以诸家本草,多谓其能治嗽也。惟肺有风邪作嗽者忌用,以其性能敛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1. 枸杞子、地骨皮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2. 枸杞子(地骨皮)《本草新编》
  3. 枸杞子炖银耳《保健药膳》
  4. 枸杞子《本草崇原》
  5. 枸杞子酒《食物疗法》
  6. 枸杞子《药鉴》
  7. 枸杞子丸《妇人大全良方》
  8. 枸杞子《本草撮要》
  9. 枸杞子粥《食物疗法》
  10. 枸杞子《本草害利》
  11. 枸橼《本草纲目》
  12. 枸杞子《本草害利》
  13. 枸橼《得配本草》
  14. 枸杞子《本草害利》
  15. 枸橼酸离子含量测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6. 枸杞子《本草择要纲目》
  17. 构成比《预防医学》
  18. 枸杞子《本草分经》
  19. 构效关系《药理学》
  20. 枸杞子《本草分经》
  21. 垢胎《中医词典》
  22. 枸杞子《本草经解》
  23. 媾精受妊篇《外经微言》
  24. 枸杞子《本草便读》
  25. 估计参加试验的人数,即估计样本量《预防医学》
  26. 枸杞子《中药学》
  27. 估计样本含量的意义及条件《医学统计学》
  28. 枸杞子《得配本草》
  29. 孤独感《医学心理学》
  30. 枸杞子《本草从新》
  31. 孤独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医学衷中参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