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详论猩红热治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自入夏以来,各处发生猩红热,互相传染。天气炎热而病益加多加剧,治不如法,恒至不救。夫猩红热非他,即痧疹而兼温病也。尝实验痧疹之证,如不兼温病,其将出未出之先,不过微有寒热,或头微疼,或眼胞微肿,或肢体微酸懒,或食欲不振。其疹既出之后,其表里虽俱觉发热,而实无炽盛之剧热。治之者始终投以清表(痧疹始终宜用表药然宜表以辛凉不宜表以温热)解毒之剂,无不愈者。即或始终不服药,听其自出自靥,在一星期间亦可自愈。此以其但有疹毒之热,而无温病之热相助为虐,故其病易愈耳。

至于疹而兼温者,则与斯迥异。其初病之时疹犹未出,即表里壮热,因疹毒之热尚未萌芽,而温病之热已炽盛也。治之者宜将薄荷连翘蝉蜕诸托表之药,与玄参沙参、天花粉诸清里之药并用。其连翘可用三钱,薄荷叶蝉蜕可各用钱半,玄参沙参花粉可各用五钱,再少加金银花甘草解毒。若虑其痧疹不能透达,可用鲜茅根二两(如无可代以鲜芦根)水煮数沸,取清汤数盅,以之代水煎药,煎汤一大盅,温服,其疹必完全透出矣。或以外更用鲜茅根数两煎四五沸以其汤代茶,更佳。

若其痧疹虽皆透发于外,而火犹炽盛,且深入阳明之府,其舌从前白者至此则渐黄,心中烦热异常,或气粗微喘,鼻翅 动,或神昏谵语,脑膜生炎,其大便干燥,小便赤涩,此乃阳明胃腑大实之候。而欲治阳明胃腑之实热,《伤寒论白虎汤原为千古不祧之良方。为其兼有疹毒,可于方中加连翘二钱,羚羊角一钱(另煎兑服或锉细末送服或以金银花二钱代之),再用鲜茅根或鲜芦根煮汤,以之代水煎药。方中若用生石膏二两,可煎汤两盅,分两次温服。若用生石膏三两,可煎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一剂热未清者,可服至数剂,以服后热退,大便仍不滑泻为度。

若其胃腑虽有大热,因小便不利而大便滑泻者,白虎汤又不可骤服。宜先用滑石、生怀山药各一两,生杭芍八钱,连翘、蝉蜕各钱半,甘草三钱(此方即拙拟滋阴宣解汤),煎汤一大盅服之,其滑泻当即止。泻止之后,热犹不退者,宜于初次方中加滑石六钱,服之以退其热,仍宜煎汤数盅,徐徐温服。至于大热已退,疹已见靥,而其余热犹盛者,宜再治以滋阴清热解毒之剂,而仍少加托表之药佐之。方用玄参八钱,沙参、花粉各五钱,连翘、金银花、鲜芦根各三钱,甘草二钱,可连服数剂。其热降序,药剂亦宜随之降序,迨服至其热全消停服。以上诸方,若遇证兼喉痧者,宜于方中加射干生蒲黄各三钱。惟治大便滑泻方中不宜加。可外用硼砂、生寒水石各二钱,梅片、薄荷冰各一分,共研细吹喉中。

猩红热本非危险之证,而所以多危险者,以其证现白虎汤证时,医者不敢放胆用白虎汤治之也。至愚治此证时,不但胃腑大实之候可放胆投以大剂白虎汤;即当其疹初见点,其人表里壮热,脉象浮洪,但问其大便实者,恒用生石膏一两或两半煎汤,送服西药阿斯匹林二分,周身得微汗,其疹全发出而热亦退矣。

曾治一六七岁幼女,病温半月不愈。其脉象数而有力,肌肤热而干涩,其心甚烦躁,辗转床上不能安卧。疑其病久阴亏,不堪外感之灼热,或其痧疹之毒伏藏未能透出,是以其病之现状若斯。问其大便,三日未行。投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以生山药粳米,又为加连翘二钱,蝉蜕一钱,煎汤两盅,分数次温饮下。

连服二剂,大便通下,大热已退,心中仍骚扰不安。再诊其脉,已还浮分,疑其余热可作汗解,遂用阿斯匹林一瓦和白糖冲水服之,周身得微汗,透出白痧若干,病遂愈。由斯知阿斯匹林原可为透发痧疹之无上妙药。而石膏质重气轻原亦具透表之性,又伍以最善发表之阿斯匹林,其凉散之力尽透于外,化作汗液而不复留中(石膏煮水毫无汁浆是以不复留中),是以胃腑之热未实而亦可用也。愚临证五十年,治此证者不知凡几,其始终皆经愚一人治者,约皆能为之治愈也。

天津许姓学生,年八岁,于庚申仲春出疹,初见点两日即靥。家人初未介意。迟数日,忽又发热,其父原知医,意其疹毒未透,自用药表之,不效。延他医治疗,亦无效,延愚诊视,其脉象细数有力,肌肤甚热,问其心中,亦甚热,气息微喘,干咳无痰,其咽喉觉疼,其外咽喉两旁各起疙瘩大如桃核之巨者,抚之则疼,此亦疹毒未透之所致也。且视其舌苔,已黄,大便数日未行,知其阳明府热已实,必须清热与表散之药并用,方能有效。遂为疏方∶鲜茅根半斤(切碎),生石膏二两(捣细),西药阿斯匹林一瓦半。先将茅根、石膏水煮四五沸,视茅根皆沉水底,其汤即成。取清汤一大碗,分三次温饮下,每饮一次,送服阿斯匹林半瓦。初次饮后,迟两点钟再饮第二次。若初服后即出汗,后二次阿斯匹林宜少用。如法将药服完,翌日视之,上半身微见红点,热退强半,脉亦较前平和,喉疼亦稍轻,其大便仍未通下。遂将原方茅根改用五两,石膏改用两半,阿斯匹林改用一瓦,仍将前二味煎汤分三次送服阿斯匹林。服后疹出见多,大便通下,表里之热已退十之八九,咽喉之疼又轻,惟外边疙瘩则仍旧。愚恐其所出之疹仍如从前之靥急,俾每日用鲜茅根四两以之煮汤当茶外,又用金银花六钱,甘草三钱,煎汤一大杯,分三次温服,每次送梅花点舌丹一丸(若在大人可作两次服每次送服二丸)。如此四日,疙瘩亦消无芥蒂矣。

按∶此证脉仅细数有力,原非洪大有力,似石膏可以少用,而方中犹用生石膏二两及两半者,因与若干之茅根同煮,而茅根之渣可以减去石膏之力也。再此证若于方中多用羚羊角数钱,另煎汤兑药中服之,亦可再将疹表出。而其价此时太昂,无力之家实办不到,是以愚拟得茅根、石膏、阿斯匹林并用以代之。凡证之宜用羚羊角者,可将此三味为方治之也。且此三味并用,又有胜于但用羚羊角之时也(羚羊角解下有治愈之案可参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1. 详论猩红热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2. 详论五善七恶救援法《外科十法》
  3. 详论咽喉证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4. 详论李封翁阳脉变阴为真元暴衰之征《一得集》
  5. 详论俞姓咳嗽误治致剧原因《一得集》
  6. 详论金姓喉症症脉相反终归不治《一得集》
  7. 详论赵三公郎令室伤寒危症始末并传诲门人《寓意草》
  8. 详解脉纹《小儿推拿广意》
  9. 详述陆平叔伤寒危证治验并释门人之疑《寓意草》
  10. 详胡太封翁疝证治法并及运会之理剿寇之事《寓意草》
  11. 详问为要《友渔斋医话》
  12. 详观筋色属五行生克掐法秘旨《幼科推拿秘书》
  13. 详五邪《冯氏锦囊秘录》
  14. 详辩谏议胡老先生痰饮小恙并答明问《寓意草》
  15. 详五运《冯氏锦囊秘录》
  16. 湘潭欧阳兆熊序《四圣心源》
  17. 详虚实寒热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18. 香子《本草图经》
  19. 详疹诸名《冯氏锦囊秘录》
  20. 香子《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1. 详注灵枢素问伏气化温诸条《温热逢源》
  22. 香子《本草衍义》
  23. 详注难经伏气发温诸条《温热逢源》
  24. 香子《千金翼方》
  25. 详注仲景伏气化温证治各条《温热逢源》
  26. 香枣丸《医方考》
  27. 响惊《中医词典》
  28. 香橼叶、香橼《滇南本草》
  29. 响铃草《滇南本草》
  30. 香橼浆《保健药膳》
  31. 《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