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赤白游风(十七)
赤白游风属脾肺气虚,腠理不密,风热相搏;或寒闭腠理,内热拂郁;或阴虚火动,外邪所山栀、丹皮。风热相搏,用荆防败毒散。内热、外寒,用加味羌活散。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及消风散。血虚,用加味逍遥散。阴虚,逍遥散、六味丸。若肝肾虚热,用六味丸,则火自息,风自定,痒自止。若用祛风辛热之剂,则肝血愈燥,风火愈炽,元气愈虚。腠理不闭,风客内淫,肾气受伤,相火翕合,血随火化,反为难治矣。
【治验】
一男子秋间发疙瘩,此元气虚而外邪所侵也。先用九味羌活汤二剂,又用补中益气加羌活而愈。后不慎起居,盗汗晡热,口干唾痰,体倦懒言,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妇人身如丹毒,搔破脓水淋漓,热渴头晕,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妇人患赤白游风,晡热痒甚,余用清肝养血之剂。不信,乃服大麻风药,臂痛而筋挛;又服化痰顺气之剂,四肢痿弱而殁。
一妇人患前症,数用风药,煎汤泡洗,以致腹胀而殁。

- 论赤白游风《外科枢要》
- 论齿为肾胃大肠所属《重楼玉钥续编》
- 论赤箭《苏沈良方》
- 论齿衄《医旨绪余》
- 论赤痢自小肠来《质疑录》
- 论持针《针灸易学》
- 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持手诀消息法《外科精义》
- 论抽风不是风《医林改错》
- 论持手诀消息法《疡医大全》
- 论臭《冯氏锦囊秘录》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济阴纲目》
- 论臭痘《冯氏锦囊秘录》
- 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伤寒六书》
- 论出痘饮水即呛《医林改错》
- 论肠痈《外科枢要》
- 论初病大法《济阴纲目》
- 论肠覃《济阴纲目》
- 论初诞《冯氏锦囊秘录》
- 论肠结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初起肿疡《疡医大全》
- 论产后诸禁《类证治裁》
- 论初妊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论产后调理法《济阴纲目》
- 论初受气《幼幼新书》
- 论产后调护《女科秘旨》
- 论初诊用药《知医必辨》
- 论产后伤寒与胎前有别法《伤寒六书》
- 论传尸《华佗神方》
- 论产后三禁《妇人规》
- 论传阳变阴之极,变病变法《医学入门》
《外科枢要》
- 作者:薛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论疮疡二十六脉所主(一)
- 论疮疡五善七恶主治(二)
- 论疮疡当明本末虚实(三)
- 论疮疡用针宜禁(四)
- 论疮疡欲呕作呕(五)
- 论疮疡用汗下药(六)
- 论疮疡围寒凉之药(七)
- 论疮疡泥用定痛散(八)
- 论疮疡用生肌之药(九)
- 论疮疡去腐肉(十)
- 论疮疡未溃用败毒之药(十一)
- 论疮疡用针勿忌尻神(十二)
- 论疮疡阳气脱陷(十三)
- 论疮疡发热烦躁(十四)
- 论疮疡轻症用重剂(十五)
- 论疮疡当舍时从症(十六)
- 论疮疡大便秘结(十七)
- 论疮疡大便泻利(十八)
- 论疮疡小便淋漓频数不利(十九)
- 论疮疡作渴(二十)
- 论疮疡出血(二十一)
- 卷二
- 论脑疽(一)
- 论耳疮(二)
- 论鬓疽(三)
- 论瘰(四)
- 论时毒(五)
- 论腮(六)
- 论发背(七)
- 论乳痈乳岩结核(八)
- 论疔疮(九)
- 论肺疽肺痿(十)
- 论胃脘痈(十一)
- 论肠痈(十二)
- 论腹痈(十三)
- 论流注(十四)
- 论鹤膝风(十五)
- 论天泡疮(十六)
- 论赤白游风(十七)
- 论疥疮(十八)
- 论附骨疽(十九)
- 论多骨疽(二十)
- 论翻花疮(二十一)
- 卷三
- 论臀痈(一)
- 论囊痈(二)
- 论悬痈(三)
- 论便痈(四)
- 论下疳疮(五)
- 论痔疮(六)
- 论便血(七)
- 论脱肛(八)
- 论肾脏风疮(九)
- 论疮(十)
- 论足跟疮(十一)
- 论脚发(十二)
- 论脱疽(十三)
- 论瘤赘(十四)
- 论疣子(十五)
- 论发痉(十六)
- 论类破伤风症(十七)
- 论疮疡随症加减用药(十八)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