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2.济阴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治阴分虚损,血亏不能濡润,致小便不利。

怀熟地(一两) 生龟板(五钱,捣碎) 生杭芍(五钱) 地肤子(一钱)

阴分阳分俱虚者,二方并用,轮流换服,如下案所载服法。小便自利。

一媪,年六十余,得水肿证,延医治不效。时有专以治水肿名者,其方秘而不传。服其药自大便泻水数桶,一身肿尽消,言忌咸百日,可保永愈。数日又见肿,旋复如故。服其药三次皆然,而病患益衰惫矣。盖未服其药时,即艰于小便,既服药后,小便滴沥全无,所以旋消而旋肿也。再延他医,皆言服此药,愈后复发者,断乎不能调治。后愚诊视,其脉数无力。愚曰∶脉数者阴分虚也,无力者阳分虚也。膀胱之腑,有下口无上口,水饮必随气血流行,而后能达于膀胱,出为小便。《内经》所谓“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者是也。

此脉阴阳俱虚,致气化伤损,不能运化水饮以达膀胱,此小便所以滴沥全无也。一方,以人参为君,辅以麦冬以济参之热,灵仙以行参之滞,少加地肤子为向导药,名之曰宣阳汤。一方以熟地为君,辅以龟板以助熟地之润,芍药以行熟地之滞(芍药善利小便,故能行熟地之泥),亦少加地肤子为向导药,名之曰济阴汤。二方轮流服之,先服济阴汤,取其贞下起元也。服至三剂,小便稍利。再服宣阳汤,亦三剂小便大利。又再服济阴汤,小便直如泉涌,肿遂尽消。

一妇人,年三十许,因阴虚小便不利,积成水肿甚剧,大便亦旬日不通,一老医投以八正散不效。友人高××为出方,用生白芍六两,煎汁两大碗,再用阿胶二两,熔化其中,俾病患尽量饮之。老医甚为骇疑,高××力主服之。尽剂而二便皆通,肿亦顿消。后老医与愚觌面,为述其事,且问此等药何以能治此病?答曰∶此必阴虚不能化阳,以致二便闭塞。白芍善利小便,阿胶能滑大便,二药并用,又大能滋补真阴,使阴分充足,以化其下焦偏胜之阳,则二便自能通利也。

子××治一水肿证。其人年六旬,二便皆不通利,心中满闷,时或烦躁。知其阴虚积有内热,又兼气分不舒也,投以生白芍三两,橘红柴胡各三钱,一剂二便皆通。继服滋阴理气、少加利小便之药而愈。

一妇人,年四十许,得水肿证,百药不效。偶食绿豆稀饭,觉腹中松畅,遂连服数次,小便大利而愈。

有人向愚述其事,且问所以能愈之故。答曰∶绿豆赤小豆同类,故能行水利小便,且其性又微凉,大能滋阴退热。凡阴虚有热,致小便不利者,服之皆有效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1. 济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 济阴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济主竹茹汤《冯氏锦囊秘录》
  4. 济危上丹方《妇人大全良方》
  5. 既产调护法《宁坤秘籍》
  6. 济危上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 既济丹《仁术便览》
  8. 济危上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9. 既济丹《是斋百一选方》
  10. 济世方《冯氏锦囊秘录》
  11. 既济解毒汤《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2. 济世方《冯氏锦囊秘录》
  13. 既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4. 济世方《冯氏锦囊秘录》
  15. 既济汤《瘴疟指南》
  16. 济世方《冯氏锦囊秘录》
  17. 既济丸《目经大成》
  18. 济世方《冯氏锦囊秘录》
  19. 继病《中医词典》
  20. 济生乌梅丸《时方歌括》
  21. 继病《医学纲目》
  22. 济生肾气丸《时方歌括》
  23. 继病《竹林女科证治》
  24. 济生麦冬散《冯氏锦囊秘录》
  25. 继发性动力障碍《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26. 济生归脾汤去木香加丹皮麦冬方《临症验舌法》
  27. 继发性肥胖《减肥新法与技巧》
  28. 洎夫蓝《本草乘雅半偈》
  29. 继发性腹膜炎《急诊医学》
  30. 剂字解《景景医话》
  31. 继发性高血压《病理生理学》

《医学衷中参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