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郁升陷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

生黄 (六钱) 知母(三钱) 当归身(三钱) 桂枝尖(钱半) 柴胡(钱半) 乳香(三钱,不去油) 没药(三钱,不去油)

胁下撑胀,或兼疼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 )各五钱;少腹下坠者,加升麻一钱。

一妇人,年三十许。胸中满闷,时或作疼,鼻息发热,常常作渴。自言得之产后数日,劳力过度。其脉迟而无力,筹思再三,莫得病之端绪。姑以生山药一两,滋其津液,鸡内金二钱、陈皮一钱,理其疼闷,服后忽发寒热。再诊其脉,无力更甚,知其气分郁结,又下陷也。遂为制此汤,一剂诸病皆觉轻,又服四剂全愈。

一少女,年十五。脐下左边起一 瘕,沉沉下坠作疼,上连腰际,亦下坠作疼楚,时发呻吟。剧时,常觉小便不通,而非不通也。诊其脉,细小而沉。询其得病之由,言因小便不利,便时努力过甚,其初腰际坠疼,后遂结此 瘕。其方结时,揉之犹软,今已五阅月,其患处愈坚结。每日晚四点钟,疼即增重,至早四点钟,又渐觉轻。愚闻此病因,再以脉象参之,知其小便时努力过甚。上焦之气,陷至下焦而郁结也。遂治以理郁升陷汤,方中乳香没药皆改用四钱,又加丹参三钱、升麻钱半,二剂而坠与疼皆愈。

遂去升麻,用药汁送服朱血竭末钱许,连服数剂, 瘕亦消。

或问∶龙骨牡蛎为收涩之品,兼胁下胀疼者,何以加此二药?答曰∶胁为肝之部位,胁下胀疼者,肝气之横恣也,原当用泻肝之药,又恐与大气下陷者不宜。用龙骨、牡蛎,以敛戢肝火,肝气自不至横恣,此敛之即以泻之,古人治肝之妙术也。且黄 有膨胀之力,胀疼者原不宜用,有龙骨、牡蛎之收敛,以缩其膨胀之力,可放胆用之无碍,此又从体验而知道也。尝治一少妇,经水两月不见,寒热往来,胁下作疼,脉甚微弱而数至六至。询之常常短气,投以理郁升陷汤,加龙骨、牡蛎各五钱,为脉数,又加玄参生地白芍各数钱,连服四剂。觉胁下开通,瘀血下行,色紫黑,自此经水调顺,诸病皆愈。盖龙骨、牡蛎性虽收涩,而实有开通之力,《神农本草经》谓龙骨消 瘕,而又有牡蛎之咸能软坚者以辅之,所以有此捷效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1. 理郁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 理饮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 理中《中医词典》
  4. 理阴煎、回阳饮《医述》
  5. 理中安蛔散《医学心悟》
  6. 理阴煎(新方)《虚损启微》
  7. 理中安蛔之剂《金匮翼》
  8. 理阴煎《退思集类方歌注》
  9. 理中加丁香汤《医方考》
  10. 理阴煎《目经大成》
  11. 理中加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12. 理血之剂《原机启微》
  13. 理中加黄芪汤方《伤寒杂病论》
  14. 理血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5. 理中加人参括蒌根汤方《伤寒杂病论》
  16. 理血法《中医内科学》
  17. 理中散《备急千金要方》
  18. 理血《松峰说疫》
  19. 理中四逆方义解《研经言》
  20. 理血《中医词典》
  21. 理中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22. 理虚元鉴《中医词典》
  23. 理中汤《备急千金要方》
  24. 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思考中医》
  25. 理中汤《冯氏锦囊秘录》
  26. 理性情绪疗法《医学心理学》
  27. 理中汤《冯氏锦囊秘录》
  28. 理痰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9. 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0. 理石《名医别录》
  31. 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医学衷中参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