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梁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内经谓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至死,又曰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脐而痛,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夫气之所聚名曰聚,气之所积名曰积,聚阳气也,故无所留止,积阴气也,故有形。伏梁心之积也,起于脐上,故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环脐而痛,此为风水之病,故身体髀 皆肿,名曰伏梁,以其若梁之隐伏也,其证有浅深。居脐上为逆。以邪气之逆上行也,居脐下为从。以邪气之顺下行也,治法不可动,动之为水溺涩之病,论在刺法中。

治伏梁积气,鳖甲汤

鳖甲(去裙 醋炙黄) 京三棱(锉) 大腹(锉) 芍药(各一两) 当归(切焙) 柴胡(去苗) 生干地黄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木香末半钱,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再。

治心积伏梁,人参丸

人参(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捣末醋一升煎膏) 射干 自然铜(研如粉) 金牙(研如粉) 枳壳(去瓤麸炒) 知母(锉) 当归(切焙) 细辛(去苗叶) 槟榔(锉)石菖蒲(泔浸一宿切焙) 远志(去心) 赤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上一十四味,除煎研者外,捣罗为末,入煎研者药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炒生姜黑豆汤下,日再,稍加至三十丸。

治伏梁气,胸下痞痛,小便赤涩,及惊悸不安,夜多梦寐,丹砂丸

丹砂 金牙 马牙硝(以上三味同研细) 人参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升麻

上一十味,除研者外,捣罗为末,入研者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煎桑根白皮葱汤下。

治忧积伏梁气,诃黎勒丸

诃黎勒(煨去核二两) 槟榔(锉三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 柴胡(去苗) 枳壳(去瓤麸炒) 羚羊角(镑) 黄连(去须) 防葵(锉) 生姜(切焙各一两半) 黄芩(去黑心一两) 大黄(锉炒三两半) 木通(锉一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腹米饮下,日再,渐加至三十丸,以利为度。

治伏梁气,桃奴丸

桃奴(一两)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腹温酒调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伏梁《圣济总录》
  2. 伏梁《中医名词词典》
  3. 伏梁《中医词典》
  4. 伏连方五首《外台秘要》
  5. 伏梁《医述》
  6. 伏连《中医词典》
  7. 伏梁《类经》
  8. 伏惊《儒门事亲》
  9. 伏梁《医经原旨》
  10. 伏瘕(虙瘕)《中医名词词典》
  11. 伏梁《灵素节注类编》
  12. 伏瘕《金匮翼》
  13. 伏梁《金匮翼》
  14. 伏瘕《儒门事亲》
  15. 伏梁《药症忌宜》
  16. 伏瘕《中医词典》
  17. 伏梁《灸法秘传》
  18. 伏鸡子根《证类本草》
  19. 伏梁病《黄帝内经太素》
  20. 伏火二气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 伏梁候《诸病源候论》
  22. 伏虎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 伏梁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4. 伏寒乳蛾《喉科指掌》
  25. 伏苓《神农本草经》
  26. 伏寒乳蛾《中医词典》
  27. 伏龙肝《本草纲目》
  28. 伏寒喉痈《喉科指掌》
  29. 伏龙肝《雷公炮炙论》
  30. 伏寒喉痈《中医词典》
  31. 伏龙肝《千金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