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极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气极之病,本于肺,肺主气,以应皮毛,若肺有病,则发于气,故气为之极,所谓气极者,五脏内虚,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是也,然气有极实热,有极虚寒,皆因肺受邪气,阴伤则虚寒,虚寒故咳逆短气,昼瘥暮甚,阳伤则实热,实热故气喘胸满不得息,甚则唾血,治法宜以阳调阴,以阴调阳,治其微为善。

治气极虚寒,咳逆短气,昼瘥暮甚,兼治百病,令人强壮,能食饮,去风冷,钟乳散

钟乳(研) 干姜(炮) 桔梗(炒) 白茯苓(去黑皮) 细辛(去苗叶)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人参(各一两一分) 白术 防风(去叉) 牡蛎( 研如粉) 栝蒌根(各二两半)

上一十二味,捣研为细散,每服二钱匕,食前温酒调下、日三。

治气极虚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虚劳百病,气力损乏,黄 汤方

黄 (锉二两) 人参 白术 桂(去粗皮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枣大拍碎,枣二枚去核,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夜卧各一,一方加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治气极寒,喘咳短气,胸中迫急,五味子汤

五味子(炒) 甘草(炙锉) 紫菀(去苗土) 桂(去粗皮) 麻黄(去根节) 干姜(炮) 芎

上八味,粗捣筛 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枣二枚去核,同煎至一盏,去滓空腹夜卧,各一服。

治气极热,肺虚多汗,咳唾上气喘急,麻黄汤

麻黄(去根节二两) 甘草(生锉) 桂(去粗皮) 芎 (各一两) 杏仁(十五枚汤去皮尖

五味,粗捣筛四味,入研杏仁拌匀,每用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夜卧各一。

治气极伤热,气喘唾血,气短不欲食,口燥咽干,麦冬竹叶汤

麦门冬(去心三两) 小麦(一合) 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甘草(锉一两) 石膏(碎三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用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去核,竹叶五片,生地黄半分锉碎,同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夜卧各一。

治气极伤热,喘息冲胸,常欲恚怒,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前胡汤

前胡(去芦头一两) 半夏(汤洗去滑焙) 麻黄(去根节) 芍药(各半两) 枳实(去瓤麸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去核,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不计时候。

治肺脏气极,风热所伤,津液不通,甘露丸

甘草(炙锉) 地黄金粉 大黄(蒸锉焙) 天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防风(去叉) 远志(参羚羊角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姜蜜汤下。

治气极虚寒,皮毛枯燥,津液不通,黄 汤方

黄 (锉炒) 人参 白术(炒) 桂(去粗皮) 赤茯苓(去黑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麻黄(去节) 柴胡(去苗) 半夏(汤洗去滑焙) 甘草(炙锉) 桔梗(锉炒各一两)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治气极虚寒皮痹天麻丸

天麻(酒炙锉焙) 干姜(炮) 桂(去粗皮) 桔梗(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木辛(去苗叶各半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薄荷茶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气极《圣济总录》
  2. 气积《金匮翼》
  3. 气极《中医词典》
  4. 气积《证治准绳·幼科》
  5. 气极《备急千金要方》
  6. 气积《中医词典》
  7. 气极寒方二首《外台秘要》
  8. 气积《四圣心源》
  9. 气极论一首《外台秘要》
  10. 气机循环图《医理真传》
  11. 气极热方三首《外台秘要》
  12. 气机不利《中医词典》
  13. 气急喘《中医词典》
  14. 气机不利《中医名词词典》
  15. 气瘕《景岳全书》
  16. 气机《中医词典》
  17. 气瘕《妇人规》
  18. 气机《中医名词词典》
  19. 气兼水身面肿方四首《外台秘要》
  20. 气秽清浊病因《妇科心法要诀》
  21. 气交《中医词典》
  22. 气秽清浊病因《医宗金鉴》
  23. 气交暴郁刺法《针灸素难要旨》
  24. 气会《中医词典》
  25. 气交变大论《素问悬解》
  26. 气黄《中医词典》
  27. 气交变大论《素问悬解》
  28. 气缓《中医词典》
  29. 气交变大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30. 气化次序说《竹泉生女科集要》
  31. 气交外感病论《内经博议》

《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