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心腹痞满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虚劳之人,气弱血虚,营卫不足,食饮入胃,不能传化,故中气痞塞,胃胀不通,使人心腹痞满也。

治虚劳心腹痞满,不思饮食,胸膈不利,参苓煮散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丁香 木香 桂(去粗皮) 益智(去皮)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白术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黄 (锉炒) 半夏(汤浸七遍用生姜汁制) 当归(切焙) 京三棱(炮锉) 陈曲(炒) 麦 (炒各一两) 肉豆蔻(去壳) 槟榔(锉) 诃黎勒(煨去核各五枚)

上二十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入盐少许,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和滓温服。

治虚劳心腹痞满,胁肋妨闷,不思饮食,诃黎勒汤

诃黎勒(煨去核) 赤茯苓(去黑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白术梗(炒) 木

上一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一分切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虚劳冷气上冲,心腹痞闷,肠鸣相逐,或多刺痛,呕哕膨胀,荜澄茄丸

荜澄茄(一分) 沉香(锉) 丁香 木香 香子(舶上者炒各半两) 乌药(锉一两) 白芷(一两一分) 葫芦巴(炒三分)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嚼下。

治虚劳心腹痞满,不思饮食,柴胡饮

柴胡(去苗) 枳壳(去瓤麸炒) 白茯苓(去黑皮) 京三棱(煨锉)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

上六味,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虚劳冷气,心腹痞闷,肠鸣腹痛,饮食减少,木香煮散

木香 白术 缩砂(去皮) 益智(去皮) 藿香(用叶) 人参(各一两) 丁香(半两) 青皮) 浓朴(去粗

上一十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和滓稍热服,如不及煎,入盐少许,如汤点服。

治虚劳脾胃冷弱,心腹痞满,不思饮食,四肢怠惰,补虚调胃,建中丸

人参 白术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干姜(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 诃黎勒(三枚炮取皮)

上七味,捣罗为末,以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橘皮汤下,不拘时候。

治虚劳心胸痞闷,腹胁虚胀,补虚进饮食,人参煮散

人参 鳖甲(去裙 醋炙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缩砂蜜(去皮) 桂(去粗皮) 陈切焙) 五味子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二片,盐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每日空心午前日晚各一。

治虚劳下焦虚冷,心腹痞满,吃食无味,舌涩口干,四肢少力,健脾胃,茵陈煎丸方

茵陈蒿(三两捣为末用醋一升煎为煎) 鳖甲(去裙 醋浸炙令黄色) 京三棱(煨杵碎各橘皮(汤浸去白吴茱萸(水浸一宿

上一十二味,除茵陈外,捣罗为末,用茵陈煎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生姜汤下三十丸,如和不成,更入热蜜。

治虚劳胸膈痞闷,气逆烦满,胁肋虚胀,前胡丸方

前胡(去芦头)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白术(各

上八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日二。

治虚劳气逆,心腹痞满,四肢羸瘦,腹胀不下食,柴胡汤

柴胡(去苗三两) 枳壳(去瓤麸炒二两) 白茯苓(去黑皮三分) 白术(二两) 人参(一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午夜卧各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虚劳心腹痞满《圣济总录》
  2. 虚劳小便余沥候《诸病源候论》
  3. 虚劳心腹痞满候《诸病源候论》
  4. 虚劳小便余沥《圣济总录》
  5. 虚劳心腹痛《圣济总录》
  6. 虚劳小便难候《诸病源候论》
  7. 虚劳心腹痛方二首《外台秘要》
  8. 虚劳小便难《圣济总录》
  9. 虚劳心腹痛候《诸病源候论》
  10. 虚劳小便利候《诸病源候论》
  11. 虚劳虚烦不得眠方八首《外台秘要》
  12. 虚劳小便利方五首《外台秘要》
  13. 虚劳血证《经验丹方汇编》
  14. 虚劳小便利《圣济总录》
  15. 虚劳腰痛《圣济总录》
  16. 虚劳小便白浊如脂方四首《外台秘要》
  17. 虚劳腰痛《中医词典》
  18. 虚劳小便白浊候《诸病源候论》
  19. 虚劳一《金匮悬解》
  20. 虚劳小便白浊《圣济总录》
  21. 虚劳溢精、见闻精出候《诸病源候论》
  22. 虚劳喜梦候《诸病源候论》
  23. 虚劳阴疮候《诸病源候论》
  24. 虚劳膝冷候《诸病源候论》
  25. 虚劳阴冷候《诸病源候论》
  26. 虚劳膝冷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27. 虚劳阴疝肿缩候《诸病源候论》
  28. 虚劳五蒸《圣济总录》
  29. 虚劳阴痛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30. 虚劳五《金匮悬解》
  31. 虚劳阴痛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