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胎赤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目胎赤者,缘在胎时,母嗜五辛,及饵热药。传移胞脏,内禀邪热,及至生长,两目赤烂,至大不瘥,故名胎赤,又人初生,洗目不净,秽汁渍坏者亦有之,但内外之治小异也。

治胎赤眼久不瘥,昏暗漠漠,瞳仁胀痛羚羊角汤

羚羊角屑(三两) 防风(去叉) 芍药 蕤仁(去皮) 麦门冬(去心焙) 地骨皮 决明子(微炒) 甘草(炙各二两) 茯神(去木三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食后临卧服。

治眼胎赤烂,日夜涩痛,畏日怕风,久医不瘥。青葙子散

青葙子(一两) 黄连(去须) 郁金栀子射干防风(去叉) 地骨皮(各三分) 甘草(炙一两)

上九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煎防风汤调,食后临卧服,日三。

治胎风赤烂。芦根汤

芦根(锉) 黄 (锉) 大黄(锉炒) 黄芩(去黑皮) 防风(去叉各一两) 玄参(一两半)芒硝(汤成下)

上七味。除芒硝外,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投芒硝半钱匕,放温食后服,临卧再服。

治胎赤 烂。黄连丸

黄连(去须) 防风(去叉各一两) 龙胆 大黄(锉炒) 细辛(去苗叶各半两)

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水下。

治三二十年风赤,及胎赤眼。乌麻油膏点眼方

生乌麻油(半鸡子许着铜器内以细砺石磨之使浓不能流乃止) 熟艾(一升) 杏仁(一升)黄连(去须一两) 鸡粪(一升) 盐(一合) 乱发(如小盏大一块)

上七味。穿地作一坑子,其形如瓶口,外小,里大,先以火烧令干,于别处开一小风孔,以前六味药,一重重布着坑中,状如艾炷,用火烧之令烟,却将前所磨铜器盖坑口,烟尽即取铜器刮取烟,研令细如粉,瓷合中盛,每以铜箸点如黍米,在目 头,临卧点之甚妙。

治胎赤眼连睫,赤烂昏暗,服药久无应者。妙应膏方

蝎虎活者数枚

上一味。用一水罐盛黄土,按令实,入蝎虎在罐内,不令损伤,仍爱护其尾,用纸系罐口,于纸面上,着箸扎数眼子,令出气,后有粪数粒,不要粪上一头黑者,只要一头白者,如有病,每用津唾研成膏,涂在眼睫毛周回,不得揩拭,候来日早,以温浆水洗过眼,使三次立效。

治胎赤眼。点眼梨汁煎

梨汁(绞汁一盏) 古字铜钱(二七文) 胡黄连末(二钱) 青盐(半两) 龙脑(一钱)

上五味。先将古钱二七枚,重重着青盐隔,每一重钱,着一重盐迭之,填满钱孔中,入火烧令通赤,去灰尘,投入前梨汁中,浸一复时,去钱将汁煎三五沸,以新绵滤入瓷瓶内,入胡黄连末,浸七日,去黄连滓,内龙脑末令匀,每用以铜箸点少许,在目 头。

治风赤胎赤眼,年月深远,点眼铜青散

铜青(一钱) 腻粉(一钱) 龙脑(半钱) 干地龙(细研一条)

上四味研。令细如粉,每用半小豆大,点在目 头,日一两度点即瘥。

治眼风胎赤烂。蕤仁膏

蕤仁(去皮半两研) 石胆(研末一钱) 腻粉(半钱) 黄蜡(半两)

上四味。除蜡外研如粉,后以蜡入油少许,煎如面脂,内药三味,搅为膏,每日点两

上如小豆大。

治风赤及胎赤。乌梅煎点眼方

乌梅(七枚) 浆水(一升) 古字铜钱(二七文) 青盐(半两)

上四味。先将乌梅入浆水内,浸七日,次将古钱每一重钱,着一重青盐,迭钱重重,填钱孔中令满足,将入火中,烧之通赤,取出去灰尘,投入前乌梅浆内,入瓷瓶子中盛,用油纸封瓶头,掘地中埋,三七日后取出,以新绵滤去滓,每以铜箸点少许,在目 头,日三度治胎赤眼。点眼龙脑膏

龙脑(研一钱) 蕤仁(去皮一分研) 杏仁(七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

上三味研如膏,用人乳汁调和令匀,瓷合中盛,每用以铜箸点少许,在目 头,日两度。

治胎赤兼晕、疼痛不可忍。点眼秦皮煎方

秦皮(去粗皮一两) 黄连(去须二两) 升麻(一两)

上三味细锉,以水一升,煎取二合,澄取一合半,绵裹铜箸点入眼中,日三两度。

治胎赤,不计久近无不瘥者。铅丹膏点眼方

铅丹(四两) 杏仁(二七枚汤浸去皮尖) 白蜜(四两)

上三味。先将杏仁研如膏,次入铅丹及蜜,更研令极细,用绢袋盛,入瓷瓶子内盛,坐在汤中煮,如人行五里许为度、去滓。临点时,以少许井华水,于碗中蘸铜着少许。在目头。

治积年赤眼胎赤。点眼古字钱煎

古铜钱(三十文) 食盐末(二分) 酽醋(一升)

上三味。将钱重以食盐末,填孔中令满,以五月五日午时,于石上用炭火烧令极赤。然后投醋中,候冷倾向小瓷瓶中盛,用纸三十九重封瓶口,一日去一重,去尽、每以铜箸蘸如黍米,点目 中。

治眼胎赤。点眼杏仁膏

杏仁油(半鸡子壳许) 食盐(末一钱)

上二味。用银石器,着盐末并杏仁油相和,以柳枝一握,紧束缚一头,研三日色黑,又取熟艾如鸡子大,掘地作坑子,置瓦于坑,上安艾,烧令通气,火尽即成,更和令匀,常盖头,每以绵缠杖头,点少许在两 头,夜卧时点,频用甚效。

治久患胎赤眼。点眼胡粉膏

胡粉(一两半) 蕤仁(去皮一两)

上二味。先将蕤仁研令烂,次下胡粉,更研熟,又捣生麻子为烛然着,别取猪肪脂,于烛焰上烧,使脂流下,滴入蕤仁胡粉中,更同研令匀如饧,以绵缠细杖子头,内药中,乘温点目两 头,药须夜用,如冷还放烛焰上暖之。

治目胎赤痛。点眼盐绿膏

盐绿(一分) 蜜(半两)

上二味。于蚌蛤壳内相和,每夜临卧时,于火上炙令暖,点目 头立瘥。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目胎赤《圣济总录》
  2. 目瞤《中医词典》
  3. 目胎赤《中医词典》
  4. 目数十年赤候《诸病源候论》
  5. 目胎赤候《诸病源候论》
  6. 目视一物为两候《诸病源候论》
  7. 目痛《黄帝内经太素》
  8. 目视一物为两候《中医词典》
  9. 目痛《中医词典》
  10. 目视一物如两物《奇效简便良方》
  11. 目痛《重订灵兰要览》
  12. 目视无神《中医词典》
  13. 目痛《张氏医通》
  14. 目视无光《中医词典》
  15. 目痛《证治准绳·类方》
  16. 目生珠管《圣济总录》
  17. 目痛《普济方·针灸》
  18. 目生肉《奇效简便良方》
  19. 目痛《目经大成》
  20. 目生肉《圣济总录》
  21. 目痛《审视瑶函》
  22. 目生花翳《圣济总录》
  23. 目痛《丹溪手镜》
  24. 目生肤翳《圣济总录》
  25. 目痛《针灸素难要旨》
  26. 目生丁翳《圣济总录》
  27. 目痛(目瞑)《针灸资生经》
  28. 目上网《中医词典》
  29. 目痛鼻干《四圣悬枢》
  30. 目上视(目动)《针灸资生经》
  31. 目痛鼻干《医述》

《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