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筋极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筋虚极者,肝虚中风,以春甲乙日得之也,盖肝合筋,为足厥阴之经,今风邪内舍于肝,则令肝虚,肝虚则筋虚,故曰筋虚极也,其状善悲,色青苍白,见于目下,遇寒则筋不能动,指爪皆痛,常苦转筋,昔人谓之肝虚风者如此,筋实极者,使人善怒嗌干,感于热则咳,咳则胁下痛,不能转侧,或足下满痛是也,盖肝与筋合,风邪伤于肝,则阳气内胜,阳胜则肝实,肝实则筋实,故曰筋实极也。

治筋虚极,善悲色青,感于寒湿,则筋不能动,十指爪皆痛,天雄丸

天雄(炮裂去皮脐一两) 桂(去粗皮) 羌活(去芦头) 当归(切焙) 五加皮(锉)天麻茯苓(去黑

上一十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杵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荆芥温酒下,空心食前。

治筋虚极善悲,颜色苍白,手足拘挛,举动缩急,腹中转痛,五加皮酒

五加皮(五两) 枳刺(二两) 猪椒根皮(去土) 丹参(各三两) 桂(去粗皮) 当归(切藓皮 木

上一十五味细锉,以生绢袋贮之,以酒一斗浸,春夏四宿,秋冬六宿,空腹温服半盏,渐加至一盏,以瘥为度。

治肝经风虚,筋极急痛,壮筋骨,苁蓉丸

肉苁蓉(酒浸切焙) 菟丝子(酒浸别捣) 牛膝(酒浸切焙) 白术 细辛(去苗叶)何首乌(去黑皮炒) 续断 枸杞子 山芋 菖蒲 车前子 巴戟天(去心) 菊花 补骨脂(炒)

上一十八味等分,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治筋虚极,筋缩不能转,腰背不伸苦痛,或为香港脚者,牛膝汤

牛膝(酒浸切焙) 防风(去叉) 甘李根皮(炙锉) 丹参 前胡(去芦头) 石槲(去根各二各一两半) 陈橘

上一十二味,除麻仁外,粗捣筛,每以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五七沸,去滓下麻仁少许,更煎至一盏,分温二服,空腹一服,食后再服。

治筋虚极,益筋骨,除四肢疼痛,干地黄丸

干地黄(焙二两) 柏子仁(研) 山茱萸 牛膝(酒浸切焙各一两) 桂(去粗皮二两)

上六味,捣研为末,炼蜜和杵三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治筋虚极骨冷,干冒邪气,走注疼痛,没药散

没药(研) 虎骨 踯躅花(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乌头(炮裂去皮脐) 草乌头

上六味,除没药研外,用酒一升,浸一宿焙干,将虎骨以酥别炙,同捣罗为末,并没药和匀,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

治筋虚极,胞转脐下急痛,或因霍乱,或因服药吐利过度而得者,人参汤

人参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两) 白术(二两) 蓼子(一握茎叶干者)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葱白一寸,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一服,日晚再服。

治筋虚极,胞转急满,白术汤

白术 木通(细锉炒各二两) 栀子黄芩(去黑心)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榆白皮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一服。食后再服。

治筋实极,头项强急,多怒嗌干,爪甲或青,胁肋胀痛羚羊角汤

羚羊角(镑屑) 五加皮(锉) 酸枣仁(微炒各一两) 防风(去叉) 赤茯苓(去黑皮) 当各三分) 枳实(麸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治筋实极,多怒口干烦躁,不定,调筋止怒定气,黄 汤方

黄 (锉) 芎 白柘皮(无刺者锉各一两半) 白术 木通(锉炒令黄) 芍药(各二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水一盏,入枣两枚去核,竹叶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一服,日晚再服。

治筋实极,伤热则咳,咳则两胁下牵痛,不可动转,橘皮通气汤

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 白术 石膏(碎) 当归(切焙各二两半) 细辛(去苗叶) 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一服,食后再服治筋实极,两脚下肿满而痛,不得远行,脚心如割筋断折,痛不可忍者,丹参汤

丹参 木通(锉炒) 当归(切焙) 生干地黄(焙) 麦门冬(去心焙) 禹余粮(烧令赤醋地骨皮赤一两一分)

上一十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晚各一。

治筋实极,手足爪甲,或青或黑,四肢筋急烦满,生地黄汤

生地黄(取汁) 生葛(取汁) 生玄参(取汁) 大黄(锉炒) 芍药(各二两) 栀子仁 升

上一十味,除地黄生葛玄参外,粗捣筛,每服三钱匕,除地黄生葛玄参外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下地黄汁少许,又煎一沸,下玄参汁葛汁各少许。又煎两沸温服,每早晚食后良久,各一服,三药汁、每服共享一合许。

治足厥阴经有余,筋实极,足下满痛,四肢筋急,地黄煎丸

地黄(生取汁六升) 天门冬(生取汁三升) 醇酒(一升) 生姜(取汁) 白蜜鹿髓牛酥 枣(煮去皮研取膏各三合) 石槲(去根) 黄 (锉各一两) 茯神(去末一分半) 枳壳(去瓤麸炒) 芎 (各三分) 甘草(一两微炙以上六味并捣罗为末)

上一十四味,先将地黄门冬酒三物,用慢火煎减半,次下姜汁酥髓,再煎又减半,次下枣膏蜜,煎如稠糖,候小冷,内石槲等六味药末,于铜器中,重汤上熬,勿住手搅候可丸,即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三服,煎药须用银石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筋极《圣济总录》
  2. 筋会《中医词典》
  3. 筋极《中医词典》
  4. 筋缓《中医词典》
  5. 筋极《备急千金要方》
  6. 筋骨血脉部《类经图翼》
  7. 筋极论一首《外台秘要》
  8. 筋骨懈堕《中医名词词典》
  9. 筋急《中医词典》
  10. 筋骨痛《医学集成》
  11. 筋急候《诸病源候论》
  12. 筋骨疼痛痧《痧胀玉衡》
  13. 筋结《中医词典》
  14. 筋骨伤折疼痛《圣济总录》
  15. 筋解《中医词典》
  16. 筋骨伤《证治准绳·疡医》
  17. 筋疽《中医词典》
  18. 筋骨闪挫膏药方《救伤秘旨》
  19. 筋疽《外科启玄》
  20. 筋骨俱伤秘方《华佗神方》
  21. 筋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2. 筋骨俱伤方七首《外台秘要》
  23. 筋绝《中医词典》
  24. 筋骨解堕《中医词典》
  25. 筋枯《中医词典》
  26. 筋骨草《滇南本草》
  27. 筋历《中医名词词典》
  28. 筋疙瘩《奇效简便良方》
  29. 筋疬《中医词典》
  30. 筋疳《中医词典》
  31. 筋溜《中医词典》

《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