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大腹水肿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内经》言∶水病下为 肿大腹。又曰∶上下溢于皮肤,故为 肿。其证腹大,四肢小,阴下湿,手足逆冷,腰痛、上气、咳嗽、烦疼是也。盖三焦闭塞,水道不通,流溢皮肤,营卫痞涩,内连腹膜,则至阴内动,胀急如鼓。得病之本,多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毕,入水自渍,及浴冷水,故令水气不散,理宜然也。

治大腹水肿,口苦干燥,此肠间有水。防己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炒令紫色) 大黄(锉,醋拌,炒干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服,稍稍增之。口中有津,则止勿服。渴者,加芒硝半两。

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证候危笃者。牛黄丸方。

牛黄(研半两) 昆布(洗去咸,炙) 海藻(洗去咸,炙干各一两一分) 牵牛子(炒)桂(去粗皮各一两) 椒目 葶苈(炒令紫色各三分)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日再服,稍加之,以小便利为度。贞观十九年,汉阳王患水疾,医所不疗,服此药五六日瘥。

治水气大腹肿。麝香丸方。

麝香(一钱研) 甘遂(炒) 芫花(醋炒各半两) 人参(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

治大腹水肿。利小便。水银丸方。

水银(水煮一日一夜,研一两) 葶苈(炒令紫色) 椒目(各一升)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再服。

治水气,腹大肿。甘草丸方。

甘草(炙,锉) 防己 葶苈(炒令紫色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末,用酒熬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饮下。

治大腹水肿。利小便。苏合香丸方。

苏合香 水银(水煮一复时后入) 白蔹(为末各一两)

上三味,合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

治大腹水肿。利小便。葶苈散方。

葶苈(炒令紫色一两) 杏仁(二十枚汤浸去双仁、皮尖,麸炒)

上二味,捣令极烂,分为十服。每服用米饮调下,日二服。

治大腹水肿。利小便。蓖麻饮方。

蓖麻子(二十枚成熟者,去皮)

上一味,细研,以水半盏调匀,一服令尽,至日中当吐下水汁;若水不尽,三日后更服三十枚;犹未尽者,更作。瘥后节饮及减食,食糜粥以养之。

治大腹水肿。利小便。葶苈酒方。

葶苈(一升)

上一味,用酒五升,浸三宿。每服半盏,日二服,小便利为度。

治久患大腹病,其状四肢细,腹大,有小劳苦则足胫肿满,食则气急,此病服下利药极不瘥,宜用此酒,以散除风湿,利小水。丹参酒方。

丹参 鬼箭羽(各一两半) 秦艽(去苗土) 知母(冬月不用各一两) 猪苓(去黑皮三分) 白术(一两半) 海藻(洗去咸,炙三分)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 桂(去粗皮) 独活(去芦头各三分)

上一十味,以酒九升,浸五日,急须者,置热灰上一日便可就。每服一盏,饮酒少者,随意减之,日三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大腹水肿《圣济总录》
  2. 大腹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大腹水肿《中医词典》
  4. 大腹皮饮《妇人大全良方》
  5. 大腹水肿《新修本草》
  6. 大腹皮散《妇人大全良方》
  7. 大腹水肿《普济方·针灸》
  8. 大腹皮《药鉴》
  9. 大腹水肿方五首《外台秘要》
  10. 大腹皮《药性切用》
  11. 大腹水肿候《诸病源候论》
  12. 大腹皮《本草撮要》
  13. 大腹痛《中医词典》
  14. 大腹皮《本草害利》
  15. 大腹子《玉楸药解》
  16. 大腹皮《本草害利》
  17. 大腹子《汤液本草》
  18. 大腹皮《本草分经》
  19. 大腹子《本经逢原》
  20. 大腹皮《本草分经》
  21. 大腹子《本草择要纲目》
  22. 大腹皮《本草便读》
  23. 大甘茶《茶饮保健》
  24. 大腹皮《中药学》
  25. 大刚风《中医词典》
  26. 大腹皮《得配本草》
  27. 大咯血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28. 大腹皮《本草从新》
  29. 大谷《中医词典》
  30. 大腹皮《本经逢原》
  31. 大骨《中医词典》

《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