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岁图
\[图暂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中见少宫土运,岁土不及,气化营运后天,卑监之纪,上角与正角同,诸同正岁,气化营运同天,风行于上,左间少阴,右间太阳,天气扰而其政挠,火行于下,左间阳明,右间太阴,地气正而其令速,风生高远,炎热从之,云趋雨府,湿化乃行,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岁谷苍丹,间谷言太商之谷。其耗文角品羽,风燥火热,胜复更作,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行于中,运同正角,不资化源,惟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岁宜以辛凉调上,以咸寒调下,以甘和调中,岁半之前,天气厥阴主之,厥阴所至为风府,风淫所胜,太虚埃昏,雪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诊其足冲阳脉绝者,死不治,其治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岁半之后,地气少阳主之,少阳所至为炎暑,火淫于内,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其法宜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土不及曰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长气整,雨乃愆,收气平,风寒并兴,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秕也。风化盛行,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若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飘扬而甚,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 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雕,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 谷乃减,民病食少失味,苍谷乃损。是岁上临厥阴,木气伤脾,民病飧泄,治以甘和,调岁运也,初之气,自戊辰年大寒日巳初,至是岁春分日卯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客气阳明金,土运统之,以奉厥阴之政而行春令,金土交司,清化行,寒始肃,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其法宜治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岁谷宜苍,间谷宜黍,则燥邪无害。二之气,自春分日卯正,至小满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湿寒合德,以行舒荣之化,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其法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苍。间谷宜稷,则寒邪无害。三之气,自小满日寅初,至大暑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木火同德,土运统之,土化不及,风化兼行,天政所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其法宜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苍,间谷宜稻,则风邪无害。四之气,自大暑日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宫土。客气少阴火,中见土运,土居其位,上临少阴,溽暑至,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 肿,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则热邪无害。五之气,自秋分日亥初,至小雪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气太阴土。中见土运,气与运同,同气为黔化,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丹,间谷宜麻,则湿邪无害,是气也。司气以凉,用凉无犯,所谓用凉远凉也,终之气。自小雪日酉正,至大寒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羽水,客气少阳火,中见土运,火土相得,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法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则火邪无害,治之常也,岁气大法,风胜则有阳明之复,火胜则有太阳之复。其治各根据胜复之法。

- 己巳岁图《圣济总录》
- 己日 甲与己合《普济方·针灸》
- 己未岁图《圣济总录》
- 己卯岁图《圣济总录》
- 己酉岁图《圣济总录》
- 己椒苈黄丸《金匮悬解》
- 己字号方《医学心悟》
- 己椒苈黄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己字太平丸《增订十药神书》
- 己亥岁图《圣济总录》
- 己字太平丸论《增订十药神书》
- 己丑岁图《圣济总录》
- 犱狳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己《中医词典》
- 挤法《中医词典》
- 几种主要的辐射防护剂《核、化学武器损伤》
- 挤喉风《中医词典》
- 几种先心病鉴别诊断表《放射诊断学》
- 脊《经络全书》
- 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组织学与胚胎学》
- 脊《中医名词词典》
- 几种渗出液的鉴别《临床基础检验学》
- 脊《中医词典》
- 几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临床营养学》
- 脊背门《跌损妙方》
- 几种内脏的触诊《物理诊断学》
- 脊背强《中医词典》
- 几种简便常用的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实验动物科学》
- 脊背五穴《中医词典》
- 几种典型的出血性疾病《急诊医学》
- 脊缝出虱《急救广生集》
《圣济总录》
- 宋·徽宗
- 《政和圣济总录》序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 卷第一·运气
- 甲子岁图
- 乙丑岁图
- 丙寅岁图
- 丁卯岁图
- 戊辰岁图
- 己巳岁图
- 庚午岁图
- 辛未岁图
- 壬申岁图
- 癸酉岁图
- 甲戌岁图
- 乙亥岁图
- 丙子岁图
- 丁丑岁图
- 戊寅岁图
- 己卯岁图
- 庚辰岁图
- 辛巳岁图
- 壬午岁图
- 癸未岁图
- 甲申岁图
- 乙酉岁图
- 丙戌岁图
- 丁亥岁图
- 戊子岁图
- 己丑岁图
- 庚寅岁图
- 辛卯岁图
- 壬辰岁图
- 癸巳岁图
- 卷第二·运气
- 甲午岁图
- 乙未岁图
- 丙申岁图
- 丁酉岁图
- 戊戌岁图
- 己亥岁图
- 庚子岁图
- 辛丑岁图
- 壬寅岁图
- 癸卯岁图
- 甲辰岁图
- 乙巳岁图
- 丙午岁图
- 丁未岁图
- 戊申岁图
- 己酉岁图
- 庚戌岁图
- 辛亥岁图
- 壬子岁图
- 癸丑岁图
- 甲寅岁图
- 乙卯岁图
- 丙辰岁图
- 丁巳岁图
- 戊午岁图
- 己未岁图
- 庚申岁图
- 辛酉岁图
- 壬戌岁图
- 癸亥岁图
- 卷第三·叙例
- 卷第四·治法
- 卷第五·诸风门
- 卷第六·诸风门
- 卷第七·诸风门
- 卷第八·诸风门
- 卷第九·诸风门
- 卷第十·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一·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二·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三·诸风门
- 卷第一十四·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五·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六·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七·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八·诸风门
- 卷第一十九·诸痹门
- 卷第二十·诸痹门
- 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二·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三·伤寒门
- 卷第二十四·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五·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六·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七·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八·伤寒门
- 卷第二十九·伤寒门
- 卷第三十·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一·伤寒门
- 卷第三十二·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三·伤寒门
- 卷第三十四·中门
- 卷第三十四·疟病门
- 卷第三十五·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六·疟病门
- 卷第三十七·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八·霍乱门
- 卷第三十九·霍乱门
- 卷第四十·霍乱门
- 卷第四十一·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胆门
- 卷第四十三·心脏门
- 卷第四十三·小肠门
- 卷第四十四·脾脏门
- 卷第四十五·脾脏门
- 卷第四十六·脾脏门
- 卷第四十七·胃门
- 卷第四十八·肺脏门
- 卷第四十九·肺脏门
- 卷第五十·肺脏门
- 卷第五十·大肠门
- 卷第五十一·肾脏门
- 卷第五十二·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膀胱门
-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 卷第五十五·心痛门
- 卷第五十六·心痛门
- 卷第五十七·心腹门
- 卷第五十八·消渴门
- 卷第五十九·消渴门
- 卷第六十·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胸痹门
- 卷第六十二·膈气门
- 卷第六十三·呕吐门
- 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 卷第六十四·痰饮门
- 卷第六十五·咳嗽门
- 卷第六十六·咳嗽门
- 卷第六十七·诸气门
- 卷第六十八·吐血门
- 卷第六十九·吐血门
- 卷第七十·鼻衄门
- 卷第七十一·积聚门
- 卷第七十二·积聚门
- 卷第七十三·积聚门
- 卷第七十四·泄痢门
- 卷第七十五·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六·泄痢门
- 卷第七十七·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八·泄痢门
- 卷第七十九·水肿门
- 卷第八十·水肿门
- 卷第八十一·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二·脚气门
- 卷第八十三·脚气门
- 卷第八十四·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五·腰痛门
- 卷第八十六·虚劳门
- 卷第八十七·虚劳门
- 卷第八十八·虚劳门
- 卷第八十九·虚劳门
- 卷第九十·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一·虚劳门
- 卷第九十二·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
-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 卷第九十四·阴疝门
-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六·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七·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八·诸淋门
- 卷第九十九·九虫门
- 卷第一百·诸尸门
- 卷第一百·诸注门
- 卷第一百一·面体门
- 卷第一百一·髭发门
- 卷第一百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四·眼目门
- 卷第一百五·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六·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七·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八·眼目门
- 卷第一百九·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一·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七·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八·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九·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二·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三·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四·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六·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七·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八·痈疽门
- 卷第一百二十九·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一·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二·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三·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四·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五·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六·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七·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八·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九·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一·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二·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五·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七·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九·杂疗门
- 卷第一百五十·妇人血风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一·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二·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三·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四·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五·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六·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七·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八·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九·产难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一·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二·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三·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五·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六·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七·小儿门
- 小儿统论
- 小儿初受气法
- 小儿初生法
- 论小儿初生将护法
- 小儿取吐胸中恶血法
- 初生儿服朱蜜法
- 小儿始哺法
- 拣乳母法
- 乳小儿法
- 乳母忌慎法
- 小儿相法
- 浴儿法
- 小儿口噤
- 小儿撮口
- 小儿鹅口
- 小儿重?
- 小儿脐风
- 小儿脐疮
- 小儿解颅
- 小儿囟陷
- 小儿变蒸
- 卷第一百六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六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三·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四·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五·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六·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三·乳石发动门
- 卷第一百八十四·乳石发动
- 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六·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七·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 卷第一百八十九·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二·针灸门
- 奇经八脉
- 督脉
- 任脉
- 阳跷脉
- 阴跷脉
- 冲脉
- 阳维脉
- 阴维脉
- 带脉
- 九针统论
- 刺节统论
- 灸刺统论
- 治五脏中风并一切风疾灸刺法
- 治风狂灸刺法
- 治风癫灸刺法
- 治痹灸刺法
- 治热病灸刺法
- 治寒热灸法
- 治疟疾灸刺法
- 治霍乱灸法
- 治转筋灸法
- 治心腹灸刺法
- 治胸痹灸刺法
- 治胀满灸刺法
- 治消渴灸法
- 治黄胆灸刺法
- 卷第一百九十三·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四·针灸门
- 治泄痢灸刺法
- 治脱肛灸法
- 治疝灸法
- 治腰痛灸刺法
- 治虚劳失精灸刺法
- 治虚劳小便白浊灸法
- 治诸淋灸法
- 治遗溺灸法
- 治小便数灸法
- 治小便赤黄不利灸刺法(白浊附)
- 治胞转灸法
- 治中恶灸刺法(猝死客忤尸厥等附)
- 治鬼魅诸邪病灸刺法
- 治猝魇寐不寤灸法
- 治猝中五尸灸法
- 治瘿气灸法
- 治瘰痔灸刺法
- 治痔疾灸刺法
- 治痈疽疮肿灸刺法
- 治癣灸法
- 治杂病灸法
- 治妇人诸疾灸刺法
- 治小儿诸疾灸刺法
- 灸刺禁忌论
- 误伤禁穴救针法
- 卷第一百九十五·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六·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七·符禁门(文略)
- (以上三卷的属性俱为符咒,计删文约七万字,符三百余道)
- 卷第一百九十八·神仙服饵门
- 卷第一百九十九·神仙服饵门
- 卷第二百·神仙服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