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瘕(虙瘕)

《中医名词词典》书籍目录

古病名。语出《素问.气厥论》。“虙”与“伏”音义相通。指一种邪气伏于大肠的瘕证。下腹部有时鼓起块状,但有时消散,可伴有腹痛便秘等症状。多因大肠热气郁积所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名词词典》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名词词典》书籍目录
  1. 伏瘕(虙瘕)《中医名词词典》
  2. 伏瘕《金匮翼》
  3. 伏惊《儒门事亲》
  4. 伏瘕《儒门事亲》
  5. 伏连《中医词典》
  6. 伏瘕《中医词典》
  7. 伏连方五首《外台秘要》
  8. 伏鸡子根《证类本草》
  9. 伏梁《中医名词词典》
  10. 伏火二气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 伏梁《圣济总录》
  12. 伏虎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 伏梁《中医词典》
  14. 伏寒乳蛾《喉科指掌》
  15. 伏梁《医述》
  16. 伏寒乳蛾《中医词典》
  17. 伏梁《类经》
  18. 伏寒喉痈《喉科指掌》
  19. 伏梁《医经原旨》
  20. 伏寒喉痈《中医词典》
  21. 伏梁《灵素节注类编》
  22. 伏寒喉痹《中医词典》
  23. 伏梁《金匮翼》
  24. 伏寒触发与伤寒时温脉证并病机异同《伤寒补例》
  25. 伏梁《药症忌宜》
  26. 伏鼓《中医词典》
  27. 伏梁《灸法秘传》
  28. 伏毒梅疮《医门补要》
  29. 伏梁病《黄帝内经太素》
  30. 伏虫病《中医词典》
  31. 伏梁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