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导引上
论曰∶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 则形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传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故修真之士,以导引为先。
夜半子少阳之气生于阴分,修生之士,于子时修炼,古人一日行持,始于子,一岁功用起于复。
转胁舒足混元经云∶戌亥子三时,阳气生而人寐,寐则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故阳始生则舒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也。
鼓腹淘气淘气诀,闭目仰面,举腰脊,鼓气海中气,使内外转,吐而去之,不使耳闻,一九二九止,若五脏三焦壅,即以六气治之,所谓嘘呵呼 吹嘻是也,嘘属肝,呵属心,呼属脾,泗属肺,吹属肾,嘻属三焦,导引家不经师授,大月从嘘为顺行,小月从嘻为逆行,以理推之,不应如是,大抵六字泻而不补,但觉壅即行,本脏疾已即止,岂可逐日行之,古人有言,六气出不可过,过则伤正气。
导引按跷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后仰视举首,左右招摇,使项与手争,次以手拔脚梢闭气,取太冲之气(太冲穴在大趾本节后二寸骨罅间陷者是),左挽如引弓状,右挽亦如之,左洞真经按摩篇云,叉两手,乃度以掩项后,仰面视上,举首使项与手争,为之三四,令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能久行之无病,毕,又屈动身体,伸手四极,反张侧挈,宣摇百关,为之各三,华佗别传云∶人身欲得劳动,但不当自极尔,体常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形体亦然,真人按跷,盖取诸此,元道经云∶元气难积而易散,关节易闭而难开。
捏目四太上三关经云∶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 ,闭气为之,气通即止,终而复始,常行之,眼能洞见,又云∶导引毕,以手按目四 ,三九遍捏,令见光明,是检眼神之道,久为之,得见灵也。
摩手熨目捏目四 毕,即用两手侧立摩掌如火,开目熨睛数遍。
对修常居内景经云∶常以两手按眉后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书,亦可于人中密行之,勿语其状,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晕,和莹精光,长珠彻瞳,保炼目睛,是真人坐起之道,一名真人常居,真人所以能旁观四达,使八遐照烛者,实常居之数明也。紫微夫人曰∶仰和天真,俯按山源,天真是两眉之角,山源是鼻下人中也,两眉之角,是彻视之律梁,鼻下人中,是引灵之上房。
俯按山源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侧在鼻下小谷中也,楚庄公时,市长宋来子,洒扫一市,常歌曰∶天庭发双华,山源障阴邪,清晨按天马,来指太清家,真人无那隐,又以灭百邪,常歌此乞食,一市无人解其语者,宋来子西岳真人冯延寿,周宣王时史官也。
手为天马,鼻为山源,每经危险之路,庙儿之间,心中有疑忌之意者,乃光反舌内向,咽津一二遍毕,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捏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内际也,鼻中隔孔之际,一名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魂台,捏毕,因叩齿七遍,又以手掩鼻,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薄神池,则邪根分散,手临魂台,则玉真守阙,于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气,此自然之理也,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云耳。
营治城郭消魂经云∶耳欲得数按抑,左右令无数,使人听彻,所谓营治城郭,名书皇籍。
击探天鼓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掩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探,有益下丹田,或声散不续无壮盛者,即元气不集也,宜整之。
拭摩神庭真诰云∶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焦,脑减则发素,太素丹经云∶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色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泽通气,勤而行之,手不离面乃佳也,颖阳书云∶发宜多栉,齿宜数叩,液宜常咽,气宜常炼,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子欲不死,修昆仑矣。
上朝三元真诰云∶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使发不白,以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顺就结,唯令多也,于是头血流散,风湿不凝,黄庭经云∶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在其中。
下摩生门黄庭经云∶面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
栉发谷神诀,凡梳头勿向北,梳欲得多,多则去风,多过一千,少不下数百,仍令人数,太极经云∶理发欲向王地栉之,取多而不使痛,亦可令待者栉也,于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太素经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气,散行风湿也,数易栉,更番用之,亦可以梳就结,不须解发也。
运动水土真诰云∶食勿过多,多则生病,饱慎便卧,卧则心荡,学道者当审之,登真秘诀云∶食饱不可睡,睡则诸疾生,但食毕须勉强行步,以手摩两胁上下良久,又转手摩肾堂令热,此养生家谓之运动水土,水土即脾肾也,自然饮食消化,百脉流,五脏安和,养生论云∶已饥方食,才饱即止,每食后,常服三黄丸,又曰∶他人须绝欲节晚食,道引般运,行之三年,自无疾病,然后减谷食面,以遣谷气,渐渐胎息休粮,从粗入细,不可顿也,申未之间,时饮酒一杯,止饥代食,酒能淘荡阴滓,得道之人,熟谷之液,皆所不废,酒能炼人真气,灵剑子服气经云∶酒后行气易通,然不可多及大吐,反有所损。

- 神仙导引上《圣济总录》
- 神仙刀箭药《是斋百一选方》
- 神仙导引下《圣济总录》
- 神仙沉麝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神仙夺命丹《仁术便览》
- 神仙草木药上《圣济总录》
- 神仙二妙散《冯氏锦囊秘录》
- 神仙百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神仙服草木药下《圣济总录》
- 神仙《中医词典》
- 神仙服气上《圣济总录》
- 神犀丹《医效秘传》
- 神仙服气下《圣济总录》
- 神丸《儒门事亲》
- 神仙服气中《圣济总录》
- 神蜓壮阳露《古代房中秘方》
- 神仙固真丹《是斋百一选方》
- 神庭《针灸学》
- 神仙化癖膏《仁术便览》
- 神庭《中医词典》
- 神仙化痰丸《是斋百一选方》
- 神庭《针灸大成》
- 神仙活命饮《外科理例》
- 神堂《针灸学》
- 神仙解毒万病丸《是斋百一选方》
- 神堂《中医词典》
- 神仙解语丹《妇人大全良方》
- 神堂《针灸大成》
- 神仙解语丹《医学心悟》
- 神祟疼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神仙酒方《奇方类编》
《圣济总录》
- 宋·徽宗
- 《政和圣济总录》序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 卷第一·运气
- 甲子岁图
- 乙丑岁图
- 丙寅岁图
- 丁卯岁图
- 戊辰岁图
- 己巳岁图
- 庚午岁图
- 辛未岁图
- 壬申岁图
- 癸酉岁图
- 甲戌岁图
- 乙亥岁图
- 丙子岁图
- 丁丑岁图
- 戊寅岁图
- 己卯岁图
- 庚辰岁图
- 辛巳岁图
- 壬午岁图
- 癸未岁图
- 甲申岁图
- 乙酉岁图
- 丙戌岁图
- 丁亥岁图
- 戊子岁图
- 己丑岁图
- 庚寅岁图
- 辛卯岁图
- 壬辰岁图
- 癸巳岁图
- 卷第二·运气
- 甲午岁图
- 乙未岁图
- 丙申岁图
- 丁酉岁图
- 戊戌岁图
- 己亥岁图
- 庚子岁图
- 辛丑岁图
- 壬寅岁图
- 癸卯岁图
- 甲辰岁图
- 乙巳岁图
- 丙午岁图
- 丁未岁图
- 戊申岁图
- 己酉岁图
- 庚戌岁图
- 辛亥岁图
- 壬子岁图
- 癸丑岁图
- 甲寅岁图
- 乙卯岁图
- 丙辰岁图
- 丁巳岁图
- 戊午岁图
- 己未岁图
- 庚申岁图
- 辛酉岁图
- 壬戌岁图
- 癸亥岁图
- 卷第三·叙例
- 卷第四·治法
- 卷第五·诸风门
- 卷第六·诸风门
- 卷第七·诸风门
- 卷第八·诸风门
- 卷第九·诸风门
- 卷第十·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一·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二·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三·诸风门
- 卷第一十四·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五·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六·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七·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八·诸风门
- 卷第一十九·诸痹门
- 卷第二十·诸痹门
- 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二·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三·伤寒门
- 卷第二十四·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五·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六·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七·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八·伤寒门
- 卷第二十九·伤寒门
- 卷第三十·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一·伤寒门
- 卷第三十二·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三·伤寒门
- 卷第三十四·中门
- 卷第三十四·疟病门
- 卷第三十五·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六·疟病门
- 卷第三十七·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八·霍乱门
- 卷第三十九·霍乱门
- 卷第四十·霍乱门
- 卷第四十一·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胆门
- 卷第四十三·心脏门
- 卷第四十三·小肠门
- 卷第四十四·脾脏门
- 卷第四十五·脾脏门
- 卷第四十六·脾脏门
- 卷第四十七·胃门
- 卷第四十八·肺脏门
- 卷第四十九·肺脏门
- 卷第五十·肺脏门
- 卷第五十·大肠门
- 卷第五十一·肾脏门
- 卷第五十二·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膀胱门
-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 卷第五十五·心痛门
- 卷第五十六·心痛门
- 卷第五十七·心腹门
- 卷第五十八·消渴门
- 卷第五十九·消渴门
- 卷第六十·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胸痹门
- 卷第六十二·膈气门
- 卷第六十三·呕吐门
- 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 卷第六十四·痰饮门
- 卷第六十五·咳嗽门
- 卷第六十六·咳嗽门
- 卷第六十七·诸气门
- 卷第六十八·吐血门
- 卷第六十九·吐血门
- 卷第七十·鼻衄门
- 卷第七十一·积聚门
- 卷第七十二·积聚门
- 卷第七十三·积聚门
- 卷第七十四·泄痢门
- 卷第七十五·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六·泄痢门
- 卷第七十七·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八·泄痢门
- 卷第七十九·水肿门
- 卷第八十·水肿门
- 卷第八十一·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二·脚气门
- 卷第八十三·脚气门
- 卷第八十四·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五·腰痛门
- 卷第八十六·虚劳门
- 卷第八十七·虚劳门
- 卷第八十八·虚劳门
- 卷第八十九·虚劳门
- 卷第九十·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一·虚劳门
- 卷第九十二·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
-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 卷第九十四·阴疝门
-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六·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七·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八·诸淋门
- 卷第九十九·九虫门
- 卷第一百·诸尸门
- 卷第一百·诸注门
- 卷第一百一·面体门
- 卷第一百一·髭发门
- 卷第一百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四·眼目门
- 卷第一百五·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六·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七·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八·眼目门
- 卷第一百九·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一·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七·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八·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九·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二·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三·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四·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六·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七·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八·痈疽门
- 卷第一百二十九·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一·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二·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三·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四·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五·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六·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七·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八·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九·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一·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二·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五·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七·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九·杂疗门
- 卷第一百五十·妇人血风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一·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二·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三·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四·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五·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六·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七·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八·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九·产难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一·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二·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三·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五·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六·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七·小儿门
- 小儿统论
- 小儿初受气法
- 小儿初生法
- 论小儿初生将护法
- 小儿取吐胸中恶血法
- 初生儿服朱蜜法
- 小儿始哺法
- 拣乳母法
- 乳小儿法
- 乳母忌慎法
- 小儿相法
- 浴儿法
- 小儿口噤
- 小儿撮口
- 小儿鹅口
- 小儿重?
- 小儿脐风
- 小儿脐疮
- 小儿解颅
- 小儿囟陷
- 小儿变蒸
- 卷第一百六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六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三·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四·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五·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六·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三·乳石发动门
- 卷第一百八十四·乳石发动
- 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六·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七·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 卷第一百八十九·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二·针灸门
- 奇经八脉
- 督脉
- 任脉
- 阳跷脉
- 阴跷脉
- 冲脉
- 阳维脉
- 阴维脉
- 带脉
- 九针统论
- 刺节统论
- 灸刺统论
- 治五脏中风并一切风疾灸刺法
- 治风狂灸刺法
- 治风癫灸刺法
- 治痹灸刺法
- 治热病灸刺法
- 治寒热灸法
- 治疟疾灸刺法
- 治霍乱灸法
- 治转筋灸法
- 治心腹灸刺法
- 治胸痹灸刺法
- 治胀满灸刺法
- 治消渴灸法
- 治黄胆灸刺法
- 卷第一百九十三·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四·针灸门
- 治泄痢灸刺法
- 治脱肛灸法
- 治疝灸法
- 治腰痛灸刺法
- 治虚劳失精灸刺法
- 治虚劳小便白浊灸法
- 治诸淋灸法
- 治遗溺灸法
- 治小便数灸法
- 治小便赤黄不利灸刺法(白浊附)
- 治胞转灸法
- 治中恶灸刺法(猝死客忤尸厥等附)
- 治鬼魅诸邪病灸刺法
- 治猝魇寐不寤灸法
- 治猝中五尸灸法
- 治瘿气灸法
- 治瘰痔灸刺法
- 治痔疾灸刺法
- 治痈疽疮肿灸刺法
- 治癣灸法
- 治杂病灸法
- 治妇人诸疾灸刺法
- 治小儿诸疾灸刺法
- 灸刺禁忌论
- 误伤禁穴救针法
- 卷第一百九十五·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六·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七·符禁门(文略)
- (以上三卷的属性俱为符咒,计删文约七万字,符三百余道)
- 卷第一百九十八·神仙服饵门
- 卷第一百九十九·神仙服饵门
- 卷第二百·神仙服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