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涎液不收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小儿因气不升降,膈脘否滞,致令乳饮不化,流入胃中,随气上溢,故令多涎。其候胸闷短气,饮食迟化,内经谓脾为涎,当调脾胃,升降其气,则病可愈。

治小儿脾风多涎,心胸壅闷,不下乳食,昏昏多睡。铅霜散方。

铅霜(研) 牛黄(研) 半夏生姜汁制焙干) 龙脑(研各半分) 白附子(炮) 马牙硝(研) 防风(去叉) 丹砂(研) 天竺黄(研) 犀角细辛(去苗叶) 黄芩(去黑心) 甘草(炙锉各一分)

上一十三味,捣研为散,再同研匀,每服一字。用生姜蜜温水调下,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不计时候。

治小儿脾肺风热,膈上多涎,心神昏闷,少欲乳食。防风汤

防风(去叉) 羚羊角黄芩(去黑心) 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炙锉各一分)半夏(半分生姜汁制焙干)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八分,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治小儿脾热乳食不下,胸膈多涎。半夏丸

半夏(半分生姜汤洗七遍去滑) 皂荚子仁(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三丸,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脾胃气不升降,气溢于上,涎液不收。半夏丸

半夏(微炒一两) 白矾(生研半两)

上二味,先以半夏为细末,再入白矾和匀,面糊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量轻重加减,食后临卧,生姜汤下。

治小儿胃气上溢,气不升降,涎液不收。清膈降气丸

牛蒡子 栀子仁 甘草(炙微赤锉) 川硝 郁金(以上各半两) 枳壳(一分麸炒微黄去瓤) 龙脑(半两研)

上七味,捣罗为末,面糊和为丸,如麻子大,用薄荷水化下二丸,至三丸。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治小儿脾热,乳食不下,胸膈痞闷,涎溢不收。桑白汁方

桑根白皮(不以多少细锉)

上一味,取自然汁,涂于儿口内,立效。如无新桑根白皮,取干桑根白皮一两,细锉,用水一盏。煎至半盏放温,涂儿口内,极妙。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小儿涎液不收《圣济总录》
  2. 小儿涎喘《中医词典》
  3. 小儿相法《圣济总录》
  4. 小儿下血秘方《华佗神方》
  5. 小儿相眼神法《古今医统大全》
  6. 小儿下论列方《景岳全书》
  7. 小儿消化不良点《手穴手纹诊治》
  8. 小儿下痢后脱肛《圣济总录》
  9. 小儿消渴《中医词典》
  10. 小儿下痢烦渴《圣济总录》
  11. 小儿小便不通《圣济总录》
  12. 小儿误吞物方四首《外台秘要》
  13. 小儿小便不通《奇效简便良方》
  14. 小儿误吞物《圣济总录》
  15. 小儿小便不通方五首《外台秘要》
  16. 小儿误食钱物《奇效简便良方》
  17. 小儿小便不通秘方《华佗神方》
  18. 小儿误将竹木刺入眼内《回生集》
  19. 小儿哮喘《中医词典》
  20. 小儿午后潮热《扁鹊心书》
  21. 小儿哮喘《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22. 小儿五脏主病脉歌《寿世保元》
  23. 小儿哮喘简便方《慈幼便览》
  24. 小儿五脏目疾《原机启微》
  25. 小儿泄利《回生集》
  26. 小儿五脏部位《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7. 小儿泄泻《中医词典》
  28. 小儿五宜《寿世保元》
  29. 小儿泄泻《奇效简便良方》
  30. 小儿五软《幼科折衷》
  31. 小儿泄泻秘方《华佗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