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秘
论曰风秘之病。以大肠秘涩不通。大肠者。肺之腑。通行水谷。传道所出。若三焦不和风热所搏。则肠胃干燥。津液虚少。糟粕结聚。传导不行。令人心烦腹满。便秘不通也。
治风气。润利肠胃。前胡丸方
前胡(去芦头二两) 大黄(锉炒) 黄芩(去黑心) 木通(锉) 麻子仁 芍药(各一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五丸。温水下食前服。
槟榔(锉一两) 黑牵牛子(六两捣取粉三两) 麦 防风(去叉) 何首乌 苦参 大黄(各二两并生用)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两) 木香(一两) 羌活(去芦头一两) 皂荚(十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以皂荚膏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盐酒下。
大黄(锉) 鳖甲(醋炙黄去裙 ) 朴硝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四两) 皂荚(五
上六味。将前四味为末。以陈醋一升半。同皂荚莱菔汁。煎五七沸后。入药末同熬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
治肠胃风热。津液燥少。大便秘涩。木香丸方
木香(半两) 槟榔(锉) 大黄(煨锉) 麻子仁(各二两) 牵牛子(末) 郁李仁(汤浸去皮)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米饮下。
治大肠风秘不通。搜风丸方
木香 恶实(各一分)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牵牛子(炒) 旋复花(炒各一两) 槟榔(
上七味。将六味捣罗为末。以皂荚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不拘时。
治风热气盛。大小肠秘涩。蜜腻散方
上三味。秤大黄牵牛末各三钱。甘遂末一钱。入腻粉半钱。同研匀。每服二钱匕。浓煎蜜汤调下。食前服。
治大肠风热。结涩不通。芎 丸方
芎 独活(去芦头) 槟榔(锉各一两) 牵牛子(捣取粉二钱) 威灵仙 大黄(锉炒各二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熟水下。
治老儿风气壅盛。大肠秘涩。五六日方大便一次。头旋目暗。发作无时。威灵仙散方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葱汤调下。
治风气大肠秘涩。羌活丸方
羌活(去芦头) 槟榔(锉) 木香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大黄(煨
上七味。捣罗为末。更研令匀。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姜紫苏汤下治大肠秘涩。祛风顺气。香枳散方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沸汤点服。空心食前各一。
治风秘肠胃否塞不通。导气。槟榔散方
槟榔(锉一两) 木香 木通(锉) 桑根白皮(炙锉各半两) 牵牛子(二两一半生一半熟
上七味。除研膏外。捣罗为散。入研膏和匀。每服二钱匕。入牛黄龙脑各少许。温蜜汤调下。空心服。
治风气壅滞。大便秘涩。青橘丸方
青橘皮(去白焙) 槟榔(锉) 郁李仁(麸炒去皮各一两) 木香 羌活(去芦头) 半夏(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生姜汤下。
治风气中脘不利。大便秘涩。搜风散方
牵牛子(二两一两生一两炒) 大黄(锉半两) 郁李仁(去皮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香(一分) 旋复花 防风(去叉各一两)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临卧生姜茶调。老小加减服。
治风气大肠涩结。宽胸膈。消壅滞。大黄丸方
大黄(锉炒一两) 郁李仁(汤去皮二两) 牵牛子(生用二两) 木香(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清下。度病患脏腑虚实。临时加减。
治风秘肠胃不宣利。令人壅闷。香桂丸方
木香(一分) 桂(去粗皮) 大黄(湿纸裹煨锉) 郁李仁 羌活(去芦头) 槟榔(锉各半
上七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茶酒下。
治风热大肠秘涩不通。心烦腹满。体热引饮。导秘丸方
槟榔(锉) 木香 芎 羌活(去芦头) 桂(去粗皮各二两) 大黄(湿纸裹煨) 郁李仁
上七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浆水下。茶汤亦得。(一方
治肠胃风壅。大便秘涩。搜风丸方
牵牛子(半斤半生半炒) 枳壳(去瓤麸炒)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桂(去粗皮) 芎郁李仁 白芷 羌活(去芦头) 防风(去叉各二两) 大黄(锉炒) 麻仁(各六两)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茶清下十丸。如大便秘滞。食后临卧。荆芥汤下三十丸。加减服。
治荣卫凝涩。风热秘结。气壅引饮。清利丸方
皂荚(不 者刮去黑皮涂酥炙焦四两) 槟榔(锉一两半)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干姜(细末四两)
上七味。捣罗为细末。用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
木香 白槟榔(锉) 枳壳(去瓤麸炒) 大黄(锉) 羌活(去芦头) 芎 桂(去粗皮)
上八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熟水下。早晚食前服。以利为度。
郁李仁(去皮尖炒) 陈橘皮(去白酒一盏煮干) 京三棱(炮锉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煎熟水调下。
治风秘大便不通。发躁引饮。槟榔丸方
槟榔(锉两枚为细末) 黑牵牛子(四两捣取末二两)
上二味。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生姜汤下。不计时服。更看脏腑虚实加减。

- 风秘《圣济总录》
- 风秘《中医名词词典》
- 风秘《中医词典》
- 风门杂方《医门法律》
- 风木肝酸达针《儒门事亲》
- 风门杂法七条《医门法律》
- 风木厥阴,肝胆之气也。《医学启源》
- 风门热府《中医词典》
- 风木郁之病《儒门事亲》
- 风门方(计方九条)《脉症治方》
- 风木之脏《中医词典》
- 风门(一名热府)《针灸大成》
- 风逆《黄帝内经太素》
- 风门(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风逆《中医词典》
- 风门《针灸学》
- 风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 风门《寿世青编》
- 风疟《中医名词词典》
- 风门《儒门事亲》
- 风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 风门《中医词典》
- 风疟《中医词典》
- 风梅茶《茶饮保健》
- 风疟《医述》
- 风瘰候《诸病源候论》
- 风疟《症因脉治》
- 风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风疟《金匮翼》
- 风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风疟《时病论》
《圣济总录》
- 宋·徽宗
- 《政和圣济总录》序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 卷第一·运气
- 甲子岁图
- 乙丑岁图
- 丙寅岁图
- 丁卯岁图
- 戊辰岁图
- 己巳岁图
- 庚午岁图
- 辛未岁图
- 壬申岁图
- 癸酉岁图
- 甲戌岁图
- 乙亥岁图
- 丙子岁图
- 丁丑岁图
- 戊寅岁图
- 己卯岁图
- 庚辰岁图
- 辛巳岁图
- 壬午岁图
- 癸未岁图
- 甲申岁图
- 乙酉岁图
- 丙戌岁图
- 丁亥岁图
- 戊子岁图
- 己丑岁图
- 庚寅岁图
- 辛卯岁图
- 壬辰岁图
- 癸巳岁图
- 卷第二·运气
- 甲午岁图
- 乙未岁图
- 丙申岁图
- 丁酉岁图
- 戊戌岁图
- 己亥岁图
- 庚子岁图
- 辛丑岁图
- 壬寅岁图
- 癸卯岁图
- 甲辰岁图
- 乙巳岁图
- 丙午岁图
- 丁未岁图
- 戊申岁图
- 己酉岁图
- 庚戌岁图
- 辛亥岁图
- 壬子岁图
- 癸丑岁图
- 甲寅岁图
- 乙卯岁图
- 丙辰岁图
- 丁巳岁图
- 戊午岁图
- 己未岁图
- 庚申岁图
- 辛酉岁图
- 壬戌岁图
- 癸亥岁图
- 卷第三·叙例
- 卷第四·治法
- 卷第五·诸风门
- 卷第六·诸风门
- 卷第七·诸风门
- 卷第八·诸风门
- 卷第九·诸风门
- 卷第十·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一·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二·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三·诸风门
- 卷第一十四·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五·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六·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七·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八·诸风门
- 卷第一十九·诸痹门
- 卷第二十·诸痹门
- 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二·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三·伤寒门
- 卷第二十四·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五·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六·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七·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八·伤寒门
- 卷第二十九·伤寒门
- 卷第三十·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一·伤寒门
- 卷第三十二·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三·伤寒门
- 卷第三十四·中门
- 卷第三十四·疟病门
- 卷第三十五·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六·疟病门
- 卷第三十七·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八·霍乱门
- 卷第三十九·霍乱门
- 卷第四十·霍乱门
- 卷第四十一·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胆门
- 卷第四十三·心脏门
- 卷第四十三·小肠门
- 卷第四十四·脾脏门
- 卷第四十五·脾脏门
- 卷第四十六·脾脏门
- 卷第四十七·胃门
- 卷第四十八·肺脏门
- 卷第四十九·肺脏门
- 卷第五十·肺脏门
- 卷第五十·大肠门
- 卷第五十一·肾脏门
- 卷第五十二·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膀胱门
-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 卷第五十五·心痛门
- 卷第五十六·心痛门
- 卷第五十七·心腹门
- 卷第五十八·消渴门
- 卷第五十九·消渴门
- 卷第六十·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胸痹门
- 卷第六十二·膈气门
- 卷第六十三·呕吐门
- 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 卷第六十四·痰饮门
- 卷第六十五·咳嗽门
- 卷第六十六·咳嗽门
- 卷第六十七·诸气门
- 卷第六十八·吐血门
- 卷第六十九·吐血门
- 卷第七十·鼻衄门
- 卷第七十一·积聚门
- 卷第七十二·积聚门
- 卷第七十三·积聚门
- 卷第七十四·泄痢门
- 卷第七十五·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六·泄痢门
- 卷第七十七·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八·泄痢门
- 卷第七十九·水肿门
- 卷第八十·水肿门
- 卷第八十一·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二·脚气门
- 卷第八十三·脚气门
- 卷第八十四·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五·腰痛门
- 卷第八十六·虚劳门
- 卷第八十七·虚劳门
- 卷第八十八·虚劳门
- 卷第八十九·虚劳门
- 卷第九十·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一·虚劳门
- 卷第九十二·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
-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 卷第九十四·阴疝门
-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六·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七·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八·诸淋门
- 卷第九十九·九虫门
- 卷第一百·诸尸门
- 卷第一百·诸注门
- 卷第一百一·面体门
- 卷第一百一·髭发门
- 卷第一百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四·眼目门
- 卷第一百五·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六·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七·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八·眼目门
- 卷第一百九·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一·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七·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八·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九·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二·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三·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四·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六·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七·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八·痈疽门
- 卷第一百二十九·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一·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二·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三·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四·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五·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六·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七·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八·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九·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一·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二·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五·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七·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九·杂疗门
- 卷第一百五十·妇人血风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一·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二·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三·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四·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五·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六·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七·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八·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九·产难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一·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二·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三·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五·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六·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七·小儿门
- 小儿统论
- 小儿初受气法
- 小儿初生法
- 论小儿初生将护法
- 小儿取吐胸中恶血法
- 初生儿服朱蜜法
- 小儿始哺法
- 拣乳母法
- 乳小儿法
- 乳母忌慎法
- 小儿相法
- 浴儿法
- 小儿口噤
- 小儿撮口
- 小儿鹅口
- 小儿重?
- 小儿脐风
- 小儿脐疮
- 小儿解颅
- 小儿囟陷
- 小儿变蒸
- 卷第一百六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六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三·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四·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五·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六·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三·乳石发动门
- 卷第一百八十四·乳石发动
- 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六·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七·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 卷第一百八十九·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二·针灸门
- 奇经八脉
- 督脉
- 任脉
- 阳跷脉
- 阴跷脉
- 冲脉
- 阳维脉
- 阴维脉
- 带脉
- 九针统论
- 刺节统论
- 灸刺统论
- 治五脏中风并一切风疾灸刺法
- 治风狂灸刺法
- 治风癫灸刺法
- 治痹灸刺法
- 治热病灸刺法
- 治寒热灸法
- 治疟疾灸刺法
- 治霍乱灸法
- 治转筋灸法
- 治心腹灸刺法
- 治胸痹灸刺法
- 治胀满灸刺法
- 治消渴灸法
- 治黄胆灸刺法
- 卷第一百九十三·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四·针灸门
- 治泄痢灸刺法
- 治脱肛灸法
- 治疝灸法
- 治腰痛灸刺法
- 治虚劳失精灸刺法
- 治虚劳小便白浊灸法
- 治诸淋灸法
- 治遗溺灸法
- 治小便数灸法
- 治小便赤黄不利灸刺法(白浊附)
- 治胞转灸法
- 治中恶灸刺法(猝死客忤尸厥等附)
- 治鬼魅诸邪病灸刺法
- 治猝魇寐不寤灸法
- 治猝中五尸灸法
- 治瘿气灸法
- 治瘰痔灸刺法
- 治痔疾灸刺法
- 治痈疽疮肿灸刺法
- 治癣灸法
- 治杂病灸法
- 治妇人诸疾灸刺法
- 治小儿诸疾灸刺法
- 灸刺禁忌论
- 误伤禁穴救针法
- 卷第一百九十五·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六·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七·符禁门(文略)
- (以上三卷的属性俱为符咒,计删文约七万字,符三百余道)
- 卷第一百九十八·神仙服饵门
- 卷第一百九十九·神仙服饵门
- 卷第二百·神仙服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