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鲠
论曰,用药之法,有不取于气味,特以意为用者,若鱼网虎骨之治骨鲠是也,然网能制鱼,乃鱼之所畏,虎能伏兽,乃兽之所畏,其所制伏既不同,则用之亦异矣。
治物鲠。宽喉灵砂散方
灵砂 丹砂 附子(生去皮脐) 铅丹 雄黄(各一分) 芎 (半两) 金箔(七片)巴豆(一枚去皮心取肉擘为十二段每擘以口吹之研去油尽)
上八味,同研如粉,若咽钱及鱼骨等,在喉咽内,每服一字,先取蓖麻子三枚,去皮研,以汤半盏,搅滤取汁,调药服之,便下。
治一切骨鲠,或竹木刺喉中不下。鳜胆煎方
鳜鱼胆
上一味,腊月取挂于北檐下阴干,每有鱼鲠,即取一皂子许,以酒一合,煎化呷,若得逆便吐,骨随涎出,未吐更饮温酒,以吐为度,又未出,更煎一服,无不出者,此药应是鲠在脏腑中,日久疼痛,黄瘦甚者,服之皆出,若卒无鳜鱼,蠡鱼鲩鱼鲫鱼亦可,惟腊月收者最佳。
治骨鲠在喉中,附子丸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 细辛(去苗叶)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硝石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分)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皂子大,每含一丸咽津,如两茶久未应,即用桂末煎汤助之,其骨立出。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磁石丸方
磁石( 醋淬研)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白矾灰 恶实(炒) 浆水脚(多年者晒干炒紫色各一分)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矾灰散方
白矾灰 乌贼鱼骨(去甲)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浆水脚(多年者晒干炒紫色各一分)
上五味,捣研同炒黑色,候冷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仍益酒令醉,又以绵裹一钱匕,含咽盖复,纳鼻嚏喷即出。
治喉咽诸鲠。软骨散方
赤茯苓(去黑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甘草(炙锉) 缩砂仁(各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用二钱匕,先掺口中,次用新水一盏咽下。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马勃丸方
马勃 白矾灰 恶实(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上四味,捣研为末,浆水和丸,如樱桃大,含化咽津,又一方,无陈橘皮。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象牙丸方
上三味,捣罗为末,用寒食稠饧和丸,如鸡头实大,含化咽津。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橘糖丸方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皂子大,绵裹含咽。
治诸骨鲠在喉不出。栗皮丸方
上三味,同研为丸,如梧子大,看骨远近,绵裹一丸,水润,外留绵线吞之,即钩出。
治一切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玉错散方
上二味,先研蓖麻为膏,旋入石末,同研成散即止,每取一捻,置舌根深处,以冷水咽之,其鲠自然不见。
治一切鲠。蓖麻丸方
蓖麻仁 细曲
上二味,等分研细,用沙糖和丸,如皂子大,以绵裹含之,痰出立效。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方
蜜(不拘多少)
上一味,煎化乘热用绵一两蘸熨鲠处,又以瓠炙热,熨绵上,未出再作,仍取皂荚末少许,吹鼻中,即出。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笱须散方
笱须(已捕鱼者)
上一味,烧灰研细,每服一钱匕,粥饮调下。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獭骨方
獭骨(一片)
上一味,含之咽津,立下,一方,烧灰,水调服。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鱼鳞散方
鲤鱼皮鳞(不拘多少)
上一味,烧灰研细,每服二钱匕,新汲水调下,未出更服。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饴糖丸方
饴糖(不拘多少)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鱼网散方
捕鱼网(一片)
上一味,烧灰研细,每服一钱匕,新水调下,一方,以鱼网复鲠人头上,即下。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鱼骨引方
鱼骨(一片)
上一味,潜令人将置鲠人被头,勿令觉之,即下。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獭爪爬方
獭爪(一枚)
上一物,将于喉咙外爬之,即下。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鸬 散方
鸬 毛翅(十片)
上一味,烧灰研细,每服一钱匕,浓煎橘皮汤调下,或以绵裹含咽,即下。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薤白嚼方
上一味,嚼令柔,取粗线系之,持线一端,吞薤到鲠处,引之随出。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鸡足散方
鸡足(二枚烧灰)
上一味,研为散,每服一钱匕,酒调下,立出。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艾蒿酒方
艾蒿(一握切)
上一味,以水酒各一盏,煎至八分,去滓分温二服。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揉筋引方
鹿筋(不拘多少)
上一味,渍之令软,索如弹丸,持一端,吞之至鲠处,徐徐引出,大效。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蔷薇根散方
蔷薇根(不拘多少)
上一味,捣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日三,亦疗折箭刺入膜囊不出,及鼠 等患,服之十日皆穿皮出。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百合散方
百合(五两)
上一味,捣罗为散,用蜜水调涂帛上,匝项系之,甚者不过三五上。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鱼尾引方
鱼尾(一枚)
上一味,取置衣领中,即瘥。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立竹汤方
上取立死竹,从地高二尺以上,刮去皮,细劈如算子,三七茎,用水二盏,煎七分,去滓顿服。
治鹅鸭及鸡骨,鲠在喉中。桂香散方
桂(去粗皮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分)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匕,绵裹含咽,十度其骨软渐消。
治食肉鲠。鹰灰散方
鹰粪(烧灰)
上一味,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虎野狼雕粪,皆可服之。
治诸兽骨鲠。虎骨散方
上一味,捣研细,每服一钱匕,水调下,狸骨亦得。
治食鲠咽不下。鸡翮散方
白雄鸡左右翅大毛(各一枚)
上一味,就铜器中,烧作灰,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
治食中发鲠,不下绕喉。血余散方
乱发(一团烧灰)
上一味,研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粥饮调下。
治铁棘竹木诸鲠在喉中不下,及刺在肉中拆不出。半夏散方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半钱匕,酒调下,日三,半夏戟人喉,以生姜汁解之。
治诸鲠。二白散方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
治诸鲠。半夏白芷散方
半夏(汤洗七遍) 白芷(各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即呕出。
治诸鲠。猪膏吞方
猪膏
上一味,吞如杏核大,未下再吞。
治诸鲠。咽蜜方
上以好蜜一匙,稍稍咽下,良。
治诸鲠并刺不出。蝼蛄散方
蝼蛄头(一枚)
上一味为散,以绵裹咽津,勿令鲠人知,若刺不出者,以涂刺疮上自出耳。
治诸骨鲠在喉不出。红椹咽方
椹子(将红者不拘多少)
上一味,卧时细嚼,先以咽津后尽咽滓,用新水吞下,如无新者,只欲红阴干为末用之治诸鲠方
上以木炭皮为末,研令极细,如无炭皮,但坚炭亦可,粥饮调下,二钱匕,日四五服,以鲠下为度。
治鱼骨鲠方
象牙(一两)
上一味,不以多少,捣罗为末,沙糖丸如鸡头实大,每含化一丸咽津。

- 骨鲠《圣济总录》
- 骨梗《杂病治例》
- 骨鲠《中医词典》
- 骨哽《古今医案按》
- 骨鲠《幼幼新书》
- 骨骼异常表现《放射诊断学》
- 骨鲠《寿世保元》
- 骨骼系统《妇产科学》
- 骨鲠《普济方·针灸》
-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鲠《万病回春》
-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鲠《卫生易简方》
- 骨骼肌纤维的超威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鲠《丹台玉案》
-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生理学》
- 骨鲠《奇效简便良方》
- 骨骼肌松弛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医院药学》
- 骨鲠《外科全生集》
-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生理学》
- 骨鲠(二)《孙真人海上方》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骨鲠(一)《孙真人海上方》
- 骨骼肌肉系统畸形《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骨鲠符咒《喉舌备要秘旨》
-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生理学》
- 骨鲠芒刺咽喉诸方《冯氏锦囊秘录》
-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生理学》
- 骨鲠门主方《疡医大全》
- 骨骼肌《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鲠咽喉《医宗金鉴》
《圣济总录》
- 宋·徽宗
- 《政和圣济总录》序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 卷第一·运气
- 甲子岁图
- 乙丑岁图
- 丙寅岁图
- 丁卯岁图
- 戊辰岁图
- 己巳岁图
- 庚午岁图
- 辛未岁图
- 壬申岁图
- 癸酉岁图
- 甲戌岁图
- 乙亥岁图
- 丙子岁图
- 丁丑岁图
- 戊寅岁图
- 己卯岁图
- 庚辰岁图
- 辛巳岁图
- 壬午岁图
- 癸未岁图
- 甲申岁图
- 乙酉岁图
- 丙戌岁图
- 丁亥岁图
- 戊子岁图
- 己丑岁图
- 庚寅岁图
- 辛卯岁图
- 壬辰岁图
- 癸巳岁图
- 卷第二·运气
- 甲午岁图
- 乙未岁图
- 丙申岁图
- 丁酉岁图
- 戊戌岁图
- 己亥岁图
- 庚子岁图
- 辛丑岁图
- 壬寅岁图
- 癸卯岁图
- 甲辰岁图
- 乙巳岁图
- 丙午岁图
- 丁未岁图
- 戊申岁图
- 己酉岁图
- 庚戌岁图
- 辛亥岁图
- 壬子岁图
- 癸丑岁图
- 甲寅岁图
- 乙卯岁图
- 丙辰岁图
- 丁巳岁图
- 戊午岁图
- 己未岁图
- 庚申岁图
- 辛酉岁图
- 壬戌岁图
- 癸亥岁图
- 卷第三·叙例
- 卷第四·治法
- 卷第五·诸风门
- 卷第六·诸风门
- 卷第七·诸风门
- 卷第八·诸风门
- 卷第九·诸风门
- 卷第十·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一·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二·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三·诸风门
- 卷第一十四·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五·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六·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七·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八·诸风门
- 卷第一十九·诸痹门
- 卷第二十·诸痹门
- 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二·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三·伤寒门
- 卷第二十四·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五·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六·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七·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八·伤寒门
- 卷第二十九·伤寒门
- 卷第三十·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一·伤寒门
- 卷第三十二·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三·伤寒门
- 卷第三十四·中门
- 卷第三十四·疟病门
- 卷第三十五·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六·疟病门
- 卷第三十七·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八·霍乱门
- 卷第三十九·霍乱门
- 卷第四十·霍乱门
- 卷第四十一·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胆门
- 卷第四十三·心脏门
- 卷第四十三·小肠门
- 卷第四十四·脾脏门
- 卷第四十五·脾脏门
- 卷第四十六·脾脏门
- 卷第四十七·胃门
- 卷第四十八·肺脏门
- 卷第四十九·肺脏门
- 卷第五十·肺脏门
- 卷第五十·大肠门
- 卷第五十一·肾脏门
- 卷第五十二·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膀胱门
-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 卷第五十五·心痛门
- 卷第五十六·心痛门
- 卷第五十七·心腹门
- 卷第五十八·消渴门
- 卷第五十九·消渴门
- 卷第六十·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胸痹门
- 卷第六十二·膈气门
- 卷第六十三·呕吐门
- 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 卷第六十四·痰饮门
- 卷第六十五·咳嗽门
- 卷第六十六·咳嗽门
- 卷第六十七·诸气门
- 卷第六十八·吐血门
- 卷第六十九·吐血门
- 卷第七十·鼻衄门
- 卷第七十一·积聚门
- 卷第七十二·积聚门
- 卷第七十三·积聚门
- 卷第七十四·泄痢门
- 卷第七十五·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六·泄痢门
- 卷第七十七·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八·泄痢门
- 卷第七十九·水肿门
- 卷第八十·水肿门
- 卷第八十一·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二·脚气门
- 卷第八十三·脚气门
- 卷第八十四·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五·腰痛门
- 卷第八十六·虚劳门
- 卷第八十七·虚劳门
- 卷第八十八·虚劳门
- 卷第八十九·虚劳门
- 卷第九十·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一·虚劳门
- 卷第九十二·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
-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 卷第九十四·阴疝门
-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六·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七·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八·诸淋门
- 卷第九十九·九虫门
- 卷第一百·诸尸门
- 卷第一百·诸注门
- 卷第一百一·面体门
- 卷第一百一·髭发门
- 卷第一百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四·眼目门
- 卷第一百五·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六·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七·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八·眼目门
- 卷第一百九·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一·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七·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八·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九·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二·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三·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四·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六·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七·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八·痈疽门
- 卷第一百二十九·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一·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二·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三·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四·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五·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六·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七·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八·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九·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一·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二·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五·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七·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九·杂疗门
- 卷第一百五十·妇人血风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一·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二·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三·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四·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五·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六·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七·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八·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九·产难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一·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二·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三·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五·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六·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七·小儿门
- 小儿统论
- 小儿初受气法
- 小儿初生法
- 论小儿初生将护法
- 小儿取吐胸中恶血法
- 初生儿服朱蜜法
- 小儿始哺法
- 拣乳母法
- 乳小儿法
- 乳母忌慎法
- 小儿相法
- 浴儿法
- 小儿口噤
- 小儿撮口
- 小儿鹅口
- 小儿重?
- 小儿脐风
- 小儿脐疮
- 小儿解颅
- 小儿囟陷
- 小儿变蒸
- 卷第一百六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六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三·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四·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五·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六·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三·乳石发动门
- 卷第一百八十四·乳石发动
- 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六·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七·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 卷第一百八十九·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二·针灸门
- 奇经八脉
- 督脉
- 任脉
- 阳跷脉
- 阴跷脉
- 冲脉
- 阳维脉
- 阴维脉
- 带脉
- 九针统论
- 刺节统论
- 灸刺统论
- 治五脏中风并一切风疾灸刺法
- 治风狂灸刺法
- 治风癫灸刺法
- 治痹灸刺法
- 治热病灸刺法
- 治寒热灸法
- 治疟疾灸刺法
- 治霍乱灸法
- 治转筋灸法
- 治心腹灸刺法
- 治胸痹灸刺法
- 治胀满灸刺法
- 治消渴灸法
- 治黄胆灸刺法
- 卷第一百九十三·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四·针灸门
- 治泄痢灸刺法
- 治脱肛灸法
- 治疝灸法
- 治腰痛灸刺法
- 治虚劳失精灸刺法
- 治虚劳小便白浊灸法
- 治诸淋灸法
- 治遗溺灸法
- 治小便数灸法
- 治小便赤黄不利灸刺法(白浊附)
- 治胞转灸法
- 治中恶灸刺法(猝死客忤尸厥等附)
- 治鬼魅诸邪病灸刺法
- 治猝魇寐不寤灸法
- 治猝中五尸灸法
- 治瘿气灸法
- 治瘰痔灸刺法
- 治痔疾灸刺法
- 治痈疽疮肿灸刺法
- 治癣灸法
- 治杂病灸法
- 治妇人诸疾灸刺法
- 治小儿诸疾灸刺法
- 灸刺禁忌论
- 误伤禁穴救针法
- 卷第一百九十五·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六·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七·符禁门(文略)
- (以上三卷的属性俱为符咒,计删文约七万字,符三百余道)
- 卷第一百九十八·神仙服饵门
- 卷第一百九十九·神仙服饵门
- 卷第二百·神仙服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