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后虚乏

《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论曰久病消渴之人,营卫不足,筋骨羸劣,肌肤瘦瘁,故病虽瘥而气血未复,乃为虚乏,又有缘少服乳石而消渴者,病后津液虚竭,经络痞涩。亦令虚乏,须防疽之变。救治之法。

所不可忽。

治消渴后,四肢羸弱。气虚乏。地黄生姜煎丸

生姜汁(一升) 生地黄汁(五升) 蜜(二斤绵滤过) 生麦门冬汁(三升) 牛胫骨内髓(一升) 茯神(去木) 甘草(炙) 石斛(去根) 黄连(去须各四两) 栝蒌根(五两)五味子(微炒) 知母(焙) 人参 当归(切焙) 丹参(各二两) 肉苁蓉(酒浸切焙三两除前五味茯神等一十一味捣罗为末)地骨皮(锉二升) 胡麻仁(二升) 葳蕤(锉五两) 生竹根(锉三升)

上二十味,先以水一斗五升,煮地骨皮等四味,至水四升,绞去滓,下麦门冬地黄汁,再煎五六沸,却下蜜髓姜汁,再煎至七升为膏,稀稠得所,入前件药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时候,竹叶汤下三十丸。

治虚热小便利而多,服石散人虚热,当风取冷,患香港脚发动,兼消渴后虚乏,肾脉细弱。

阿胶汤

阿胶(二挺) 干姜(二两) 麻子(一升) 远志(四两) 附子(一枚)

上五味,除阿胶捣筛粗散。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胶令烊。分三服,一说云小便利多白,日夜数拾行,频服良。

治虚热四肢羸乏,渴热不止,止渴补虚。茯神煮散

茯神 肉苁蓉(去鳞切细酒浸三日取出焙干秤) 葳蕤(各四两) 生石斛(去苗) 黄连(去须) 栝蒌丹参(各一两) 甘草(炙) 五味子 知母 人参 当归(切焙各三分)大麦(炒七合半)

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治消渴后气乏体羸,腿胫细瘦。苁蓉丸

肉苁蓉(酒浸切焙) 黄 (锉)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车前子白茯苓(去黑皮)子(炒去角)人参 白芍药(各一两一分) 泽泻 桑螵蛸(炒各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三分) 生干地黄(焙二两)

上一十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粟米饮下三十丸。

治消渴后虚乏。钟乳丸

炼成钟乳粉 续断干地黄(焙) 石苇(去毛各一两) 杜仲(去粗皮锉炒三两三分)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 山茱萸 蛇床子(各一两) 远志(去心) 肉苁蓉(酒浸切焙一两三分) 防风(去叉) 山芋 石斛(去根) 赤石脂(各一两三分) 甘草(炙锉) 牛膝(酒浸切焙各一两)

上一十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治消渴后虚乏。填骨煎方

茯苓(去黑皮) 菟丝子(酒浸焙别捣) 山茱萸 当归(切焙各二两半) 肉苁蓉(三两酒浸切焙) 大豆(炒去皮三合) 石苇(去毛一两三分) 牛膝(酒浸切焙) 巴戟天(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二两半) 天门冬(去心三两三分) 五味子 人参 远志(去心各二两半)桂(去粗皮一两三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 石斛(去根各二两半)

上一十七味,捣罗为末,用生地黄生栝蒌根各三斤。捣绞取汁,以银石器,慢水煎减半,然后内药,并下白蜜十两,牛髓五两,再煎令如糜食,如鸡子黄大,米饮下,日三。药末不必尽入,惟看稀稠得所佳。

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铅丹散

铅丹(研一两) 栝蒌根(三两) 黄连(去须) 白石脂(各一两半)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后以浆水调下。

治消渴,肌肤羸瘦,或转筋,小便利甚。栝蒌根散方

栝蒌根 黄连(去须) 防己 铅丹(研各一两半)

上四味,捣罗前三味,入研铅丹和匀,每食后良久,煎醋一合水二合,调三钱匕。日二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圣济总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圣济总录》书籍目录
  1. 消渴后虚乏《圣济总录》
  2. 消渴后成痈疽《圣济总录》
  3. 消渴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4. 消渴后成水《圣济总录》
  5. 消渴候《诸病源候论》
  6. 消渴根原《四圣心源》
  7. 消渴简便方《幼幼集成》
  8. 消渴腹胀《圣济总录》
  9. 消渴解《素灵微蕴》
  10. 消渴方一十七首《外台秘要》
  11. 消渴口干燥方三首《外台秘要》
  12. 消渴方《普济本事方》
  13. 消渴口舌干燥《圣济总录》
  14. 消渴方《汤头歌诀》
  15. 消渴类《察病指南》
  16. 消渴方《医方论》
  17. 消渴六《金匮悬解》
  18. 消渴方《医学三字经》
  19. 消渴论《医门法律》
  20. 消渴方《目经大成》
  21. 消渴论《医贯》
  22. 消渴方《医学入门》
  23. 消渴论《侣山堂类辩》
  24. 消渴泛义《思考中医》
  25. 消渴门《医方考》
  26. 消渴烦躁《圣济总录》
  27. 消渴门《养生导引秘籍》
  28. 消渴二《金匮悬解》
  29. 消渴门《养生导引法》
  30. 消渴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31. 消渴门(五则)《辨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