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瘅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五。
黄帝问岐伯曰:有病口苦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胆瘅。[平按:“病”下,《素问》、《甲乙》有“口苦取阳陵泉”六字,《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太素》无‘口苦取阳陵泉’六字。详前后文势,疑此为误。”]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输,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胆为肝腑,肝为内将,取决于胆,其人有谋虑不决,伤胆气上,胆溢从咽入口,口苦,名曰胆瘅,可取胆募日月穴也。
平按:《甲乙》“肝者”上有“胆者中精之腑”六字,注云:“《素问》无此句。”

- 胆瘅《黄帝内经太素》
- 胆部(足少阳属腑)《笔花医镜》
- 胆瘅《圣济总录》
- 胆病候《诸病源候论》
- 胆瘅《中医词典》
- 胆病《中医词典》
- 胆瘅《医述》
- 胆病《千金翼方》
- 胆瘅《灵素节注类编》
- 胆《顾松园医镜》
- 胆瘅治验《卫生宝鉴》
- 胆《普济方·针灸》
- 胆导法《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胆《医述》
- 胆道癌《病理学》
- 胆《中医基础理论》
- 胆道蛔虫病《百病自测》
- 胆《中医词典》
- 胆道蛔虫病《普通外科学》
- 胆《中医名词词典》
- 胆道蛔虫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胆《医学影像学》
- 胆道疾病《放射诊断学》
- 胆《经络全书》
- 胆道疾患《气功外气疗法》
- 瘅症《傅青主男科》
- 胆道结石《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瘅热《中医词典》
- 胆矾《雷公炮制药性解》
- 瘅疟治验《卫生宝鉴》
- 胆矾《玉楸药解》
《黄帝内经太素》
- 前言
- 卷第一摄生之一(佚)
- 卷第二摄生之二(卷末缺)
- 卷第三阴阳
- 卷第四(佚)
- 卷第五(卷首缺)
- 卷第六(卷首缺)
- 卷第七(佚)
- 卷第八经脉之一
- 卷第九经脉之二
- 卷第十经脉之三
- 卷第十一输穴
- 卷第十二营卫气
- 卷第十三身度
-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
- 卷第十八(佚)
- 卷第十九设方
- 卷第二十(佚)
-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 卷第二十四补泻
- 卷第二十五伤寒
- 卷第二十六寒热
- 卷第二十七邪论
- 卷第二十八风
- 卷第二十九气论
- 卷第三十杂病
- 重身病
- 温暑病
- 四时之变
- 息积病
- 伏梁病
- 热痛
- 脾瘅消渴
- 胆瘅
- 头齿痛
- 颌痛
- 项痛
- 喉痹嗌干
- 目痛
- 耳聋
- 衄血
- 喜怒
- 疹筋
- 血枯
- 热烦
- 身寒
- 肉烁
- 卧息喘逆
- 少气
- 气逆满
- 疗哕
- 腰痛
- 髀疾
- 膝痛
- 痿厥
- 泄
- 如蛊如妲病
- 癫疾
- 惊狂
- 厥逆
- 厥死
- 阳厥
- 风逆
- 风痓
- 酒风
- 经解
- 身度
- 经络虚实
- 禁极虚
- 顺时
- 刺疟节度
- 刺腹满数
- 刺霍乱数
- 刺痫惊数
- 刺腋痈数
- 病解
- 久逆生病
- 六腑生病
- 肠胃生病
- 经输所疗
- [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