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风杂论

《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九第五十八《贼风篇》,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五。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内之中,卒然病者,非必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

贼风者,风从冲上所胜处来,贼邪风也。离,历也。贼邪之风夜来,人皆卧,虽是昼日,不离屏蔽室内,不历贼风邪气,仍有病者,其故何也?

平按:“室内”《灵枢》《甲乙》作“室穴”。“非必”《灵枢》作“非不”,袁刻脱“必”字。

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时,血气涘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人虽不离屏室之中,伤于寒湿,又因坠有恶血,寒湿恶血等邪,藏于血脉中,又因喜怒饮食寒温失理,遂令腠理闭塞,壅而不通。若当腠开,遇于风寒,则血凝结,与先寒湿故邪相因,遂为寒痹。虽在屏蔽之中,因热汗出,腠开受风,斯乃屏内之中加此诸病,不因贼风者。

平按:“其开而遇风寒”,《甲乙》无“其开”二字;“遇”上有“适”字。“时,血气涘结”《素问》、《甲乙》作“则血气凝结”。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鬼神之事乎?

因内邪得病,病人并能自知;仍有自知不遇寒湿之邪,又无喜怒怵惕之志,有卒然为病,当是鬼神为之乎?

平按:“其无所遇邪气”,《甲乙》无“所”字。“之志”《灵枢》作“之所志”。“鬼神”上,《灵枢》、《甲乙》有“因”字。注“仍有”袁刻作“因有有”。

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也,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梦慕,血气内乱,两气相薄,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以下答意,非无故邪在内,亦非无怵惕之志。故有所恶,即为怒也;梦有所乐,即为喜也。因此两者相薄,故血气乱而生病。所来微细,视听难知,众人谓如鬼神,非鬼神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梦”字。“薄”《灵枢》作“搏”。

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固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黄帝曰:善。

先巫知者,巫先于人,因于鬼神,前知事也。知于百病从胜克生,有从内外邪生。生病者,用针药疗之,非鬼神能生病也,鬼神但可先知而已。由祝去其巫知之病,非祝巫之鬼也。

平按:“祝”下,《甲乙》有“由”字。“固知”《灵枢》、《甲乙》作“因知”。“其病之所从生者”《甲乙》作“百病之所从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黄帝内经太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1. 诸风杂论《黄帝内经太素》
  2. 诸风统论《圣济总录》
  3. 诸风证治《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4. 诸风数类《黄帝内经太素》
  5. 诸风状论《黄帝内经太素》
  6. 诸风秘论《重楼玉钥》
  7. 诸复《松峰说疫》
  8. 诸风门《针灸大成》
  9. 诸疳《育婴家秘》
  10. 诸风毒《活幼心书》
  11. 诸疳《寿世保元》
  12. 诸风掉眩《中医词典》
  13. 诸疳《古今医鉴》
  14. 诸风部《疡医大全》
  15. 诸疳《小儿药证直诀》
  16. 诸风部《神应经》
  17. 诸疳疮疥《保婴撮要》
  18. 诸风《急救良方》
  19. 诸疳疮论《外科集验方》
  20. 诸风《急救广生集》
  21. 诸疳口疮《保婴撮要》
  22. 诸风《卫生易简方》
  23. 诸疳证《医学正传》
  24. 诸风《古今医鉴》
  25. 诸疳症《慈幼便览》
  26. 诸风《普济方·针灸》
  27. 诸疳症治《幼幼集成》
  28. 诸风《普济方·针灸》
  29. 诸膏《千金翼方》
  30. 诸风《医学纲目》
  31. 诸膏《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