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头痛

《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后取足少阳、阳明”,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一。自“厥侠脊而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自“厥侠脊而痛”至“腘中血络”,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篇。又自“厥胸满面肿”至末,见《甲乙经》卷七第三。

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足阳明、太阳。

应有问答,传之日久,脱略故也。手足阳明及手足太阳皆在头在面,手太阳络心属小肠,此等四脉失逆头痛,面胕起若肿及心烦,故各取此四脉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灵枢》“太阳”作“太阴”。又按:“足阳明、太阳”,据本注应作“手足阳明、太阳”。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足厥阴脉属肝络胆,上连目系,上出额,与肾脉会于颠,故气失逆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厥阴主悲泣。视头动者,视之时头战动也。脉反盛者,络脉盛,可先刺去取血,后取厥阴输穴疗主病者也。

平按:《甲乙》“头脉痛”,无“头”字;“善泣”作“喜泣”。注“肾①脉”恐系“督脉”之误。

①“肾”,萧本原作“贤”。盖传写之误,今据文义改。

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

贞,竹耕反。贞贞,头痛甚貌。手少阴心脉起心中,从心系目系;足少阴肾脉贯脊属肾,上贯肝入肺,从肺出络心,故心气失逆,上冲于头,痛贞贞。头是心神所居,故先取心脉输穴,后取肾脉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贞贞”《甲乙》作“员员”,下无“头重”二字,注:“《灵枢》作贞贞。”又:注“贯肝入肺”,袁刻“肺”误作“脉”。

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

足太阴脉与足阳明合也,足阳明循头面左右,动在客主人及太迎,皆脾气所至。脾神是意,其脉足太阴,所以太阴气之失逆,意多善忘,所痛在神,按之难得。可取头面左右足阳明动脉,后取足太阴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甲乙》此段在“厥头痛,贞贞”之上,“太阴”作“太阳”,注云:“亦作阴。”

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

足少阳胆脉起目兑眦,上抵角,下耳后,其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足少阳气之失逆,头痛甚,耳前后脉涌动者,有热也。可刺去热血,后取足少阳疗主病者。

平按:《甲乙》“头痛甚”作“痛甚”;“脉涌有热”作“脉骨热”;“泻出”作“先泻”;“足少阳”作“足太阳、少阴”。

厥头痛,项腰脊为应,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足太阳脉起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下项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足太阳气之失逆,头痛,项先痛,腰脊相应,先取足太阳上天柱之穴,后取足太阳下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素问》、《甲乙》此段在“厥头痛,头痛甚”之上;“项”作“先项痛”三字;“应”下有“先”字。

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头痛脑痛既甚,气逆,故手足冷至节,极则死也。

头痛不可取于输者,有所击坠,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即刺,不可远取也。

取输难愈,故曰不可。又有击坠留血,可以近疗,可即刺之,不可取其远输者也。

平按:“输”《灵枢》作“腧”,《甲乙》作“俞”。“血”上,《灵枢》、《甲乙》有“恶”字。“内伤”《灵枢》作“肉伤”。“可即刺”《灵枢》“即”作“则”,《甲乙》“刺”下有“之”字。

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除也。

头痛有不可刺者,此为大痹在头,恶其日作。作,发也。刺之可令少愈,不可除也,谓寒湿之气入脑以为大痹故也。

平按:《甲乙》“恶”下有“风”字。“除”《灵枢》、《甲乙》作“已”。

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

手足少阳、阳明在头面左右箱,故手脉行近头,足脉行远头。所以头之左箱半痛者,可刺左箱手之少阳、阳明,然后刺右箱足之少阴、阳明。右亦如之也。

平按:《甲乙》无“半”字。

厥侠脊而痛至项,头沉沉然,目□□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

头目项及腰脊腘,足太阳脉所行,故生病腘中也。

平按《灵枢》“项”作“顶”;“”作“□□”。《甲乙》“至项,头”作“主头项”;“沉沉”作“□□”;“□□”作“□□”。

厥胸满面肿,唇思思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

此皆足阳明脉所行,故取足阳明输疗主病者。

平按:“唇思思然”《灵枢》作“唇漯漯”,《甲乙》作“肩中热”。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手足清者,手少阴与足少阴通,故手足冷,取足少阴输疗主病者也。

平按:《甲乙》“不能言”作“不言”;“清”上有“微”字。“清”据注训“冷”,应作“凊”为允,本书下篇作“凊”。

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荥荥,便溲难,取足太阴。

腹胀多寒,便溲不利,皆是足太阴脉所为,故取之也。

平按:“响响然”《甲乙》作“膨膨”二字。“荥荥”《灵枢》作“□□”,《甲乙》作“□□”,注云:“音最,《九墟》作荥荥。”注“太阴脉”,“脉”字袁刻脱。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黄帝内经太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1. 厥头痛《黄帝内经太素》
  2. 厥痛《中医词典》
  3. 厥头痛《中医词典》
  4. 厥死《黄帝内经太素》
  5. 厥心痛《黄帝内经太素》
  6. 厥胜下利证十 厥阴十一《伤寒悬解》
  7. 厥心痛《圣济总录》
  8. 厥深热深《中医词典》
  9. 厥心痛《中医词典》
  10. 厥少热多证六 厥阴七《伤寒悬解》
  11. 厥心痛《校注医醇剩义》
  12. 厥疝《医述》
  13. 厥续法《医学纲目》
  14. 厥疝《中医词典》
  15. 厥阳《中医词典》
  16. 厥疝《圣济总录》
  17. 厥阳独行《中医词典》
  18. 厥疝《中医名词词典》
  19. 厥腰痛《类经》
  20. 厥热胜复证四 厥阴五《伤寒悬解》
  21. 厥阴《中医名词词典》
  22. 厥热胜复证三 厥阴四《伤寒悬解》
  23. 厥阴《中医词典》
  24. 厥热胜复《中医词典》
  25. 厥阴《时方妙用》
  26. 厥热胜复《思考中医》
  27. 厥阴《医学三字经》
  28. 厥热胜复《伤寒说意》
  29. 厥阴本病述古《伤寒指掌》
  30. 厥热《医学读书记》
  31. 厥阴本义《思考中医》

《黄帝内经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