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知古今

《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四第十四《汤液醪醴论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醪,汁泽①酒。醴,宿酒也。此并拟以去病,为之奈何也?

平按:《素问》无“岐伯曰”三字。

①“泽”,人卫本注曰:疑滓之误,《说文》:醪,汁滓酒也。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曰:此得之天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

稻米得天之和气,又高下得所,故完。稻薪收伐得时,所以坚实,用饮以为醪醴,可以疗病者也。

平按:“曰:此得”上,《素问》有“帝曰:何以然?岐伯”七字。“之天之和”《素问》作“天地之和”;“至坚”下有“也”字。

黄帝问于岐伯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曰:上古圣人作为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

伏羲以上,名曰上古;伏羲以下,名曰中古;黄帝之时,称曰当今。上古之时,呼吸与四时合气,不为②嗜欲乱神,不为忧患伤性,精神不越,志意不散,营卫行通,腠理致密,神清性明,邪气不入,虽作汤液醪醴,以为备拟,不为服用者也。

平按:“黄帝问于岐伯曰”《素问》作“帝曰”;“何也”下,《素问》有“岐伯”二字;“上古”作“自古”;“作为”作“之作”。

②“为”萧本原作“违”。今据仁和寺本改。

中古之世,德稍衰也,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上古行于道德,建德既衰,下至伏羲,故曰稍衰也。帝王德衰,不能以神化物,使疵疠不起,嗜欲情生,腠理开发,邪气因入,以其病微,故服汤液醪醴。稍衰而犹纯,故因汤液而万病万全。

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不定皆全,故曰不必已也。

平按:《素问》“曰”上有“帝”字。

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也?

广前问意。问意曰:良药可以养性,毒药以疗病。黄帝不能致德,邪气入深,百姓疾甚,尽齐毒药以攻其内,鑱石针艾以疗其外,外则形弊,内则血气尽,而形不愈,其意何也。

平按:《素问》“曰”上有“岐伯”二字;“外”下有“也”字,及“帝曰”二字。

曰:神不使。何谓神不使?

人之神明有守,以营于身,即为有使也。

平按:“曰”上,《素问》有“岐伯”二字;“何谓”上有“帝曰”二字。

曰:针石者,道也。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可愈也。

针石道者,行针石者须有道也。有道者神不驰越,志不异求,意不妄思,神清内使,虽有邪客,服之汤液醪醴万全也。

平按:《素问》“曰”上有“岐伯”二字;“越”作“不进”;“散”作“不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精神进,志意定,故病可愈。《太素》云: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可愈。”与此正同。

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

今时五脏精坏,五神又去,营卫之气去而不还,故病不愈。

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故精气施坏,营涩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之所以不愈也。

以下释前精坏神去、营卫不行所由也。一则纵耳目于声色,乐而不穷;二则招忧患于悲怨,苦而不休。天之道也,乐将未毕,哀已继之。故精气施坏,营涩卫除,神明去身,所以虽疗不愈也。故无恒愚品,不可为医作巫,斯之谓也。

平按:“视”《素问》作“嗜”。“施”《素问》作“弛”。“营涩”《素问》作“营泣”。“病”下,《素问》无“之所以”三字。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黄帝内经太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1. 知古今《黄帝内经太素》
  2. 知非子序《医林改错》
  3. 知官能《黄帝内经太素》
  4. 知防《理虚元鉴》
  5. 知觉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6. 知方地《黄帝内经太素》
  7. 知节《理虚元鉴》
  8. 知聪《中医词典》
  9. 知母《神农本草经》
  10. 知病必先知症论《医学源流论》
  11. 知母《本草纲目》
  12. 知柏地黄汤证《临证实验录》
  13. 知母《雷公炮炙论》
  14. 知柏茶《茶饮保健》
  15. 知母《雷公炮制药性解》
  16. 知柏八味丸《医方论》
  17. 知母《千金翼方》
  18. 枝子《本草经集注》
  19. 知母《药笼小品》
  20. 枝枝人参汤《删补名医方论》
  21. 知母《长沙药解》
  22. 芝麻粥《食物疗法》
  23. 知母《中药炮制》
  24. 芝麻菜《滇南本草》
  25. 知母《本草经集注》
  26. 芝麻(又名胡麻、脂麻)《服食导饵》
  27. 知母《新修本草》
  28. 芝麻《得配本草》
  29. 知母《吴普本草》
  30. 芝麻《食物疗法》
  31. 知母《汤液本草》

《黄帝内经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