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息喘逆

《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则不得偃卧”,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自“问曰:人有逆气”至末,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十二第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乏,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注悬其病。

人之病有卧不安者,五脏内伤,入房太甚,泄精过多,有所不足,故倚卧不安,不能悬定病处,数起动也。

平按:“及精有所乏,倚则不安”,别本“乏”作“之”,《素问》作“及精有所之,寄则安”,《甲乙》作“及情有所倚,则卧不安”,《素问》新校正云:“《太素》作精所有倚则不安。”均无“乏”字。本书原钞作“及精有所乏,倚则不安”,与杨注“泄精过多,有所不足,故倚卧不安”正合。袁刻无“乏”字。《素问》、《甲乙》“悬”上无“注”字。注“太甚”袁刻作“太盛”。

黄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②则脉大,大则不得偃卧。

肺居五脏之上主气,气之有余,则手太阳脉盛,故不得偃卧也。

②“盛”,萧本脱。今据仁和寺本补。

问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能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

此五皆是人之起居,卧之与喘,不安之病,皆由脏内不和,故请示也。

答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

阳明为三阳之长,故气下行,顺而息调,失和上行,逆而有音。此解“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也,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上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阳明循道逆行,息便有音,今不依其道逆行,故不得卧。上经,前所说经也。

平按:“上经”《素问》、《甲乙》作“下经”,王注:“《下经》,上古经也。”

夫起居如故息有音者,此脾之络脉逆,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

夫络脉循脉经上下而行,络脉受邪,注留于经,病人也甚,故起居不安,息亦有声。今络脉气逆,不循于经,其病也微,所以起居如故,息有音也。

平按:“脾之络脉”《素问》、《甲乙》作“肺之络脉”。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者也。肾者水脏,主津液,津液主卧与喘。

肾为水脏,主于胃中津液。今有水气客于津液,循之而流,津液主卧、主喘,故津液受邪,不能得卧,卧即喘也。

平按:《甲乙》“而流”作“而留”。《素问》、《甲乙》“津液”二字不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黄帝内经太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黄帝内经太素》书籍目录
  1. 卧息喘逆《黄帝内经太素》
  2. 卧胎《中医词典》
  3. 卧有病人床的清洁整理法《基础护理学》
  4. 卧时祝法《寿世青编》
  5. 卧则腹坠《医林改错》
  6. 卧身图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7. 卧针《中医词典》
  8. 卧蓐《中医词典》
  9. 卧针迎随手法《子午流注说难》
  10. 卧寐《血证论》
  11. 卧治法《石室秘录》
  12. 卧虎扑食《中医词典》
  13. 偓伦《中医词典》
  14. 卧忽不醒《奇方类编》
  15. 握法《中医词典》
  16. 卧忽不寤《奇方类编》
  17. 握固《中医词典》
  18. 卧忽不寤《急救广生集》
  19. 握宣丸《儒门事亲》
  20. 卧产《中医词典》
  21. 握雪石《千金翼方》
  22. 卧蚕疽《中医词典》
  23. 握雪石《新修本草》
  24. 卧不安《中医词典》
  25. 握雪石《证类本草》
  26. 《医经原旨》
  27. 乌白癞《医宗金鉴》
  28. 沃渍法《医方考》
  29. 乌白癞《证治准绳·疡医》
  30. 沃雪汤《是斋百一选方》
  31. 乌白癞《外科心法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