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身病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三第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平按:从《太素》残卷补入。]病?岐伯曰:胞之络脉绝。问曰:何以言之?答曰:胞络系于肾,少阴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曰:治之奈何?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妇人怀子,又名重身□胱□胞络①□属膀□,不言女子□,今云胞络系于肾少阴上系舌本者,以是女子胞络亦系于肾,故任身九月有胞络绝者,瘖不能言,至十月胎生,还复旧也。
平按:注“重身”下原缺六字,宜空六格,袁刻作“胞络脉”三字,不合。“膀”下原缺一字,宜空一格,应是“胱”字,袁刻作“胱肾腑”三字,不合。“女子”下原缺一字,袁刻作“肾”。“十月”上袁刻脱“至”字;“复”下,袁刻脱“旧也”二字。
①“胱”、“胞络”三字,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补。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疹。[平按:“益”《甲乙》作“溢”。“以成疹”《素问》作“以成其疹”。《甲乙》“疹”作“辜”,注云:“《素问》作疹。”《素问》“疹”下有“然后调之”四字,新校正云:“《甲乙》及《太素》无此四字,本全元起注文,误书于此,当删去之。”]所谓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鑱石也。益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也,故曰疹成。
身之羸瘦,更用鑱石,此为损不足也。腹中有形,此为有余,益之以成其病,斯乃损于有余为病也。益有余为病□知,□实为病难□之②,故须言之。
平按:疹成《甲乙》作成辜。
②“之”,萧本原无。今据仁和寺本补。
- 重身病《黄帝内经太素》
- 重身《中医词典》
- 重实《中医词典》
- 重舌肿胀《奇效简便良方》
-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脉经》
- 重舌症《喉舌备要秘旨》
- 重视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重舌胀肿《喉舌备要秘旨》
- 重汤《中医词典》
- 重舌痈《中医词典》
- 重提轻插《中医词典》
- 重舌龈《奇效简便良方》
- 重听《中医词典》
- 重舌涎出《奇方类编》
- 重瞳子《中医词典》
- 重舌涎出《急救广生集》
- 重危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医学心理学》
- 重舌痰核重舌疔《外科心法要诀》
- 重五日午时雨《药性切用》
- 重舌痰核重?舌疔《医宗金鉴》
- 重午日午时水《本草从新》
- 重舌木舌《幼科推拿秘书》
- 重午日午时水《本草撮要》
- 重舌木舌《幼科铁镜》
- 重下方六首《外台秘要》
- 重舌门主论《疡医大全》
- 重下痢候《诸病源候论》
- 重舌门主方《疡医大全》
- 重修本草之记《证类本草》
- 重舌门推法《推拿抉微》
- 重修证类本草序《证类本草》
《黄帝内经太素》
- 前言
- 卷第一摄生之一(佚)
- 卷第二摄生之二(卷末缺)
- 卷第三阴阳
- 卷第四(佚)
- 卷第五(卷首缺)
- 卷第六(卷首缺)
- 卷第七(佚)
- 卷第八经脉之一
- 卷第九经脉之二
- 卷第十经脉之三
- 卷第十一输穴
- 卷第十二营卫气
- 卷第十三身度
-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
- 卷第十八(佚)
- 卷第十九设方
- 卷第二十(佚)
-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 卷第二十四补泻
- 卷第二十五伤寒
- 卷第二十六寒热
- 卷第二十七邪论
- 卷第二十八风
- 卷第二十九气论
- 卷第三十杂病
- 重身病
- 温暑病
- 四时之变
- 息积病
- 伏梁病
- 热痛
- 脾瘅消渴
- 胆瘅
- 头齿痛
- 颌痛
- 项痛
- 喉痹嗌干
- 目痛
- 耳聋
- 衄血
- 喜怒
- 疹筋
- 血枯
- 热烦
- 身寒
- 肉烁
- 卧息喘逆
- 少气
- 气逆满
- 疗哕
- 腰痛
- 髀疾
- 膝痛
- 痿厥
- 泄
- 如蛊如妲病
- 癫疾
- 惊狂
- 厥逆
- 厥死
- 阳厥
- 风逆
- 风痓
- 酒风
- 经解
- 身度
- 经络虚实
- 禁极虚
- 顺时
- 刺疟节度
- 刺腹满数
- 刺霍乱数
- 刺痫惊数
- 刺腋痈数
- 病解
- 久逆生病
- 六腑生病
- 肠胃生病
- 经输所疗
- [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