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尿道肿瘤
(一)概述
尿道肿瘤包括男性尿道癌及女性尿道癌。男性尿道癌原发性的部位而有不同,大多见的为移行上皮癌及鳞状细胞癌。阴茎部尿道肿瘤约70%起自尿道球部。少数起自前列腺部。发病的原因与尿道炎、尿道狭窄及反复尿道扩张有关。尿道球部、尿道膜部肿瘤常侵犯会阴部的深层结构组织,包括阴茎和阴囊皮肤、尿生殖隔及前列腺;舟状窝部的肿瘤可侵犯富含血管及淋巴的阴茎头。前尿道肿瘤则转移至腹股沟浅深淋巴结。后尿道肿瘤则转移至闭孔和髂内、外的淋巴结,但是当肿瘤侵犯阴茎及会阴时则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尿道癌(尤其是前尿道癌)很少发生血行转移。到晚期转移较远部位最多为肺、其次是肝、胃转移。
1、临床表现
发病以50岁以上居多,低龄发病较少。患者一般以尿道梗阻、肿物、尿道周围脓肿,尿外渗、尿道瘘及尿道流分泌物诸症而就医,某些病人有疼痛、血尿或血精症状。舟状窝肿瘤表现为溃疡或乳头状病灶。应对患者进行直肠双合诊检查以了解肿瘤有无扩展至前列腺、肛门及尿生殖膈。
2、诊断 对以往无尿道疾病或外伤史而出现尿道出血或梗阻症状,尿道狭窄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出现尿道周围脓肿或尿道瘘的老年男性,应考虑尿道癌。应进行膀胱尿道镜检、活体组织检查及尿道分泌物或者尿道冲洗液细胞学的检查。必要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并了解肿瘤损害程度。
3、临床分期
O期:局限于粘膜(即原位癌);A期:病变至粘膜下层;B期:病变侵及尿道海绵体;C直接扩展到尿道海级体外的组织或超过前列腺包膜;D1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包括腹股沟/盆腔淋巴结(原发性瘤可为任何期);D2期:远处转移(原发性瘤可为任何期)。
(二) Nd:YAG激光手术
治疗男性尿道癌方法应根据临床分期进行。O、A、B期直接于膀胱镜下激光治疗。C期应采用经外阴切口,按解剖层次切开组织,直达前列腺部,用激光行根治性手术。根据临床手术体会,从皮肤切口至完成整个手术只能用光刀切割,2mm以上大血管适当处理外,癌灶行高温疗法。D1、D2期由于有腹股沟部及盆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在治疗原发灶的同时,尽可能地清扫除腹股沟处淋巴结。远处转移配合化疗治疗及中药治疗等配合。
根据肿瘤在尿道内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激光的治疗术式也不相同。若肿瘤只限于阴茎远侧的,确定肿瘤部位及体积,将Nd:YAG石英光纤导入并输出激光治疗。运用功率40~50W,根据病人癌灶进行调节。在做主要瘤体破坏时,局部产生的高温向周边扩散,对残余癌细胞有间接的杀灭作用,不必似传统手术做部分阴茎切除。由于激光的特殊效能,作者对很多例临床表现不同的恶性肿瘤进行激光手术后观察,肿瘤全消失,局部代偿性修复良好,有的病人需做器官切除的,终于促使了完整的器官,功能无改变。文献报道行阴茎根治性切除术的存活率并不比充分的部分切除术更高。阴囊广泛受累时,按外科铺敷,用激光行阴茎、阴囊切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局部复发。
位于尿道前列腺部肿瘤于膀胱镜下经尿道切除。由于尿道球部肿瘤在确诊时往往已有广泛扩展,据报道,即使行根治性手术,亦无法治愈。术后易复发,因而于膀胱镜下进行高功率激光治疗可减少损伤,其疗效不低于根治手术。术后用噻替哌灌注尿道,每周1次,共4~6次。
(三) 术后处理
尿道肿瘤激光术后给予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同时根据患者手术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多饮水,以利冲洗尿道手术灶在修复时脱落的组织。中药可用扶正解毒膏(参见膀胱腔内肿瘤组方及用法)。
每日观察患者排出小便,以了解有无继发性出血。手术后2周内排尿对尿道有轻微刺激性疼痛,除给病人足够液体以利稀释排泄物外可减少刺激症状。常规无须处理,症状突出者对症处理。

- 尿道肿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尿道粘膜脱垂《临床激光治疗学》
- 尿的排放《生理学》
- 尿道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尿的生成和排出《生理学》
- 尿道外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尿毒症《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损伤《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尿毒症《病理生理学》
- 尿道损伤《急诊医学》
- 尿毒症《病理学》
- 尿道肉阜《临床激光治疗学》
- 尿毒症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口渗血反复发作3年,加重2个月《名师垂教》
- 尿毒症 六《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结石《泌尿外科学》
- 尿毒症 七《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结石《临床激光治疗学》
- 尿毒症 三《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尿毒症 四《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创伤《泌尿外科学》
- 尿毒症 五《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尿毒症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尿道《中医词典》
- 尿毒症的成因《中医之钥》
- 尿道《中医词典》
- 尿毒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
- 尿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尿毒症毒性物质的作用《病理生理学》
《临床激光治疗学》
- 第一章 激光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概论
- 第二章 激光外科的基本原理和治疗原则
- 第一节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恶性肿瘤
- 第二节 恶性肿瘤中光动力学诊治发展历史
- 第三节 光动力学治疗癌症的原理
- 第四节 激光外科的基本原理
- 第五节 激光外科的综合治疗原则
- 第六节 激光手术前病员机体准备和术后处理
- 第七节 激光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第三章 普外、皮肤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疤痕癌
- 二、增殖性疤痕
- 三、疤痕疙瘩
- 四、黑色素瘤
- 五、皮肤癌
- 六、脂肪瘤
- 七、神经纤维瘤
- 八、纤维瘤
- 九、淋巴管瘤
- 十、多类型血管瘤
- 十一、皮肤囊肿
- 十二、老年性疣
- 十三、色素痣
- 十四、乳房纤维瘤
- 十五、乳腺癌
- 十六、湿疹样乳癌
- 十七、痔
- 十八、肛门鳞状细胞癌
- 十九、肛管直肠脱垂
- 二十、肛门基底细胞癌
- 二十一、儿童型肠息肉
- 二十二、乳头状腺瘤
- 二十三、阑尾炎
- 二十四、胃息肉
- 二十五、胃切除后缝线残留
- 二十六、胃良性肿瘤
- 二十七、纤维胃镜的结构和性能简介
- 二十九、手部滑膜瘤
- 三十、手部海棉状血管瘤
- 三十一、脓性肉芽肿
- 三十二、手部表皮样囊肿
- 三十三、胸壁软组织肿瘤
- 三十四、糖尿病人足感染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激光术后
- 三十五、身体的伤口愈合
- 三十六、褥疮、病因学及预防
- 三十七、伤口感染
- 三十八、营养与感染
- 三十九、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 第四章 泌尿、生殖系疾病的激光治疗
-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
- 二、外阴癌
- 三、尖锐湿疣
- 四、尿道肉阜
- 五、宫颈糜烂
- 六、子宫息肉
- 七、宫颈管息肉
- 八、子宫颈粘膜下肌瘤
- 九、甲亢患者治疗宫颈糜烂谨防反复大出血
- 十、子宫颈癌
- 十一、外阴乳头状瘤
- 十二、外阴色素痣
- 十三、外阴汗腺瘤
- 十四、外阴血管瘤
- 十五、前庭大腺囊肿(Bartholin Cyst)
- 十六、阴道囊肿
- 十七、阴道腺病
- 十八、阴道实质性良性肿瘤
- 十九、尿道粘膜脱垂
-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喉部乳头状瘤
- 二、喉血管瘤
- 三、喉息肉
- 四、声带小结
- 五、鼻咽粘连
- 六、扁桃体周围脓肿
- 七、脓肿扁桃体切除术(abscess-tonsillectomy)
- 八、慢性扁桃体炎
- 九、咽角化症
- 十、悬雍垂过长
- 十一、舌扁桃体肥大
- 十二、咽扁桃体肥大
- 十三、外鼻恶性肿瘤
- 十四、鼻腔恶性肿瘤及鼻窦恶性肿瘤
- 十五、鼻窦囊肿
- 十六、鼻窦粘液囊肿
- 十七、牙源性囊肿
- 十八、成釉细胞瘤
- 十九、纤维瘤
- 二十、鼻血管瘤
- 二十一、鼻软骨瘤
- 二十二、鼻乳头状瘤
- 二十五、变态反应性鼻炎
- 二十六、上颌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
- 二十七、鼻中隔血肿
- 二十八、鼻中隔脓肿
- 二十九、鼻出血
- 三十、慢性肥厚性鼻炎
- 三十一、鼻前庭炎
- 三十二、酒渣鼻
- 三十三、外耳道狭窄与闭锁
- 三十四、鼻前孔闭锁及狭窄
- 三十五、鼻前庭囊肿
- 三十六、舌甲状腺异位
- 三十七、鼻咽纤维瘤
- 三十八、外耳道乳头状瘤
- 三十九、外耳道胆脂瘤
- 四十、外耳道外生骨疣
- 四十一、外耳血管瘤
- 四十二、外耳囊肿
- 四十三、外耳疤痕瘤(疤痕增生)
- 四十四、外耳色素痣
- 四十五、外耳耵聍腺瘤
- 四十六、外耳纤维瘤
- 四十七、外耳恶性黑瘤
- 第七章 口腔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口腔寻常疣
- 二、口腔内乳头状增生
- 三、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 四、纤维增生症
- 五、口腔纤维瘤病
- 六、口腔化脓性肉芽肿
- 七、口腔淋巴管瘤
- 八、口腔内血管瘤
- 九、口腔肌瘤
- 十、口腔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 十一、巨细胞性龈瘤
- 十二、舌神经鞘瘤
- 十三、口腔内粘液囊肿
- 十四、舌下囊肿
- 十五、口腔癌
- 十六、口腔纤维肉瘤
- 十七、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
- 十八、口腔内组织细胞增生症
- 十九、牙胚瘤
- 二十、上颌窦炎
- 二十一、舌根部恶性淋巴管瘤
- 二十二、打鼾
- 第八章 医用激光器的管理与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