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外耳血管瘤
(一)概述
发生于耳廓的血管瘤(haemangioma)最多见,血管瘤也可侵入或原发于外耳道。发病多为先天性,也可发生于外伤。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分类最常见,均属于良性肿瘤。病理特点是毛细血管瘤位于皮肤浅层,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小的似针头状,大的范围很广,表面与皮肤平齐或微突起,颜色呈浅红或紫红色。有的血管瘤呈鲜红色,常位于表皮下,尤如扩张的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窦构成,其血管形态结构不同,有的可累及深层组织,可呈局限性,或者蔓延很广,这类血管瘤表面常高起为结节状,血管瘤甚至明显肿起,呈紫红色,可象动脉样间有搏动。
肿瘤位于外耳道者,可引起阻塞感、耳鸣及听力减退,重者甚至耳疼痛。
在治疗外耳血管瘤时主要用Nd:YAG激光,CO2激光容易被富含血液的组织吸收。因此在治疗后观察,疗效较差,且复发率高。Nd:YAG激光能经血液直接作用于血管组织,并且根据血管瘤特殊病理解剖,临床应用非常灵活,治疗时间快,即可做表面照射,也可做血管瘤内插入性治疗,疗效可靠。术后不易形成畸形。
(二)激光术前准备
激光手术治疗在外科属无菌手术,因而作者在手术前对海绵状血管瘤按无菌要求准备。由于Nd:YAG激光刀直接进入血管瘤内手术,无菌操作对手术无感染极其重要。准备敷料打包消毒备用。
麻醉:血管瘤的手术麻醉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对海绵状血管瘤直接做血窦内注射麻醉,常用1%~2%利多卡因液加1:1000肾上腺素。非海绵状血管瘤不加肾上腺素。麻醉也可做耳前颞神经支及耳后支神经(三叉神经分支)阻滞麻醉。
(三)激光手术
Nd:YAG激光输出功率常用10~15W,非海绵状血管采用间隔皮肤照射。光刀距血管瘤0.5cm照射,直至血管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即可,照射切忌汽化或炭化。对表皮下毛细血管瘤照射一次即可,3周后复查。未彻底痊愈者可同法再照射一次。
海绵状血管瘤,尤其血管瘤血窦较多类型。激光治疗主要是瘤体内插入,Nd:YAG石英光纤削去外保护层3mm,光纤出光端40cm长度用碘酊消毒后,再用75%乙醇脱碘。患者取侧卧位,于外耳道内塞湿棉球,按无菌术消毒铺敷。光纤插入血管瘤对瘤内血管及血窦进行封闭。插入方式很多,可与皮垂直做蜂窝状插入,也可与皮肤平行插入,光刀在瘤内做180~360°多处治疗,光纤不退出皮肤刀口外。血窦多而且大者直接并高输出激光,血管瘤表面色不能改变过度,根据血窦及毛细血管扩张程序随时变化激光功率。手术只要得当,术后2~3周基本痊愈,而且不留任何皮肤损伤痕迹,血管瘤消失,正常组织代替扩张的血管瘤组织,红色变为正常肤色。
术毕,局部上龙胆紫液,手术创面开放,无须包扎。
(四)术后处理
激光手术给予抗生素口服1周,12周岁以下小儿术后禁用四环素类药物,可肌注青霉素或口服SMz 3~5天即可,给予多簇维生素类药物。
手术部位护理:术后二周内创面保护很重要。有分泌物渗出可用无菌棉签拭净,凝结块状无感染现象时不必剥离,待其自然脱落。睡眠时勿压住手术侧耳廓。

- 外耳血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耳纤维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耳痈《中医词典》
- 外耳湿疹《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外分泌部《组织学与胚胎学》
- 外耳色素痣《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分泌腺的结构的分类《组织学与胚胎学》
- 外耳囊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组织学与胚胎学》
- 外耳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外风《中医名词词典》
- 外耳恶性黑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风《中医词典》
- 外耳耵聍腺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肤《得配本草》
- 外耳道阻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外敷方《救伤秘旨》
- 外耳道真菌病《耳鼻咽喉外科学》
- 外敷麻药方《救伤秘旨》
- 外耳道异物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外敷麻药秘方(华佗外敷麻药)《华佗神方》
- 外耳道异物《耳鼻咽喉外科学》
- 外敷生肌散《救伤秘旨》
- 外耳道异物《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外敷药方《回生集》
- 外耳道异物《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外辅骨《中医名词词典》
- 外耳道炎及疖《耳鼻咽喉外科学》
- 外辅骨《中医词典》
- 外耳道炎、疖肿《百病自测》
- 外腑《中医词典》
《临床激光治疗学》
- 第一章 激光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概论
- 第二章 激光外科的基本原理和治疗原则
- 第一节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恶性肿瘤
- 第二节 恶性肿瘤中光动力学诊治发展历史
- 第三节 光动力学治疗癌症的原理
- 第四节 激光外科的基本原理
- 第五节 激光外科的综合治疗原则
- 第六节 激光手术前病员机体准备和术后处理
- 第七节 激光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第三章 普外、皮肤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疤痕癌
- 二、增殖性疤痕
- 三、疤痕疙瘩
- 四、黑色素瘤
- 五、皮肤癌
- 六、脂肪瘤
- 七、神经纤维瘤
- 八、纤维瘤
- 九、淋巴管瘤
- 十、多类型血管瘤
- 十一、皮肤囊肿
- 十二、老年性疣
- 十三、色素痣
- 十四、乳房纤维瘤
- 十五、乳腺癌
- 十六、湿疹样乳癌
- 十七、痔
- 十八、肛门鳞状细胞癌
- 十九、肛管直肠脱垂
- 二十、肛门基底细胞癌
- 二十一、儿童型肠息肉
- 二十二、乳头状腺瘤
- 二十三、阑尾炎
- 二十四、胃息肉
- 二十五、胃切除后缝线残留
- 二十六、胃良性肿瘤
- 二十七、纤维胃镜的结构和性能简介
- 二十九、手部滑膜瘤
- 三十、手部海棉状血管瘤
- 三十一、脓性肉芽肿
- 三十二、手部表皮样囊肿
- 三十三、胸壁软组织肿瘤
- 三十四、糖尿病人足感染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激光术后
- 三十五、身体的伤口愈合
- 三十六、褥疮、病因学及预防
- 三十七、伤口感染
- 三十八、营养与感染
- 三十九、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 第四章 泌尿、生殖系疾病的激光治疗
-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
- 二、外阴癌
- 三、尖锐湿疣
- 四、尿道肉阜
- 五、宫颈糜烂
- 六、子宫息肉
- 七、宫颈管息肉
- 八、子宫颈粘膜下肌瘤
- 九、甲亢患者治疗宫颈糜烂谨防反复大出血
- 十、子宫颈癌
- 十一、外阴乳头状瘤
- 十二、外阴色素痣
- 十三、外阴汗腺瘤
- 十四、外阴血管瘤
- 十五、前庭大腺囊肿(Bartholin Cyst)
- 十六、阴道囊肿
- 十七、阴道腺病
- 十八、阴道实质性良性肿瘤
- 十九、尿道粘膜脱垂
-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喉部乳头状瘤
- 二、喉血管瘤
- 三、喉息肉
- 四、声带小结
- 五、鼻咽粘连
- 六、扁桃体周围脓肿
- 七、脓肿扁桃体切除术(abscess-tonsillectomy)
- 八、慢性扁桃体炎
- 九、咽角化症
- 十、悬雍垂过长
- 十一、舌扁桃体肥大
- 十二、咽扁桃体肥大
- 十三、外鼻恶性肿瘤
- 十四、鼻腔恶性肿瘤及鼻窦恶性肿瘤
- 十五、鼻窦囊肿
- 十六、鼻窦粘液囊肿
- 十七、牙源性囊肿
- 十八、成釉细胞瘤
- 十九、纤维瘤
- 二十、鼻血管瘤
- 二十一、鼻软骨瘤
- 二十二、鼻乳头状瘤
- 二十五、变态反应性鼻炎
- 二十六、上颌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
- 二十七、鼻中隔血肿
- 二十八、鼻中隔脓肿
- 二十九、鼻出血
- 三十、慢性肥厚性鼻炎
- 三十一、鼻前庭炎
- 三十二、酒渣鼻
- 三十三、外耳道狭窄与闭锁
- 三十四、鼻前孔闭锁及狭窄
- 三十五、鼻前庭囊肿
- 三十六、舌甲状腺异位
- 三十七、鼻咽纤维瘤
- 三十八、外耳道乳头状瘤
- 三十九、外耳道胆脂瘤
- 四十、外耳道外生骨疣
- 四十一、外耳血管瘤
- 四十二、外耳囊肿
- 四十三、外耳疤痕瘤(疤痕增生)
- 四十四、外耳色素痣
- 四十五、外耳耵聍腺瘤
- 四十六、外耳纤维瘤
- 四十七、外耳恶性黑瘤
- 第七章 口腔科疾病的激光治疗
- 一、口腔寻常疣
- 二、口腔内乳头状增生
- 三、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 四、纤维增生症
- 五、口腔纤维瘤病
- 六、口腔化脓性肉芽肿
- 七、口腔淋巴管瘤
- 八、口腔内血管瘤
- 九、口腔肌瘤
- 十、口腔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 十一、巨细胞性龈瘤
- 十二、舌神经鞘瘤
- 十三、口腔内粘液囊肿
- 十四、舌下囊肿
- 十五、口腔癌
- 十六、口腔纤维肉瘤
- 十七、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
- 十八、口腔内组织细胞增生症
- 十九、牙胚瘤
- 二十、上颌窦炎
- 二十一、舌根部恶性淋巴管瘤
- 二十二、打鼾
- 第八章 医用激光器的管理与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