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寒

《续名医类案》书籍目录

万密斋治一妇人,病至十三日,其家人来求药,告以病状∶初苦头痛,到今十日,昏睡不醒,喉中痰响,手足俱冷,其身僵直。万思之∶时辛酉二月朔后,平地雪尺余,此妇元气素弱,必因远行而得。(三阴脉从腹下走足也。)问之,果于初三日冒雪往亲戚家,归即病。曰∶此寒邪中足少阴、厥阴二经也。默默喜睡者,足少阴肾病也;头苦痛、厥逆、僵直、痰响者,足厥阴肝病也。乃以十全大补汤地黄白芍,加细辛半夏干姜,与三剂。去五日来谢曰∶病安矣。

吴孚先治一人,伤寒头痛,不发热,干呕吐沫。医用川芎、 本不应。吴曰∶此厥阴中寒之症。干呕吐沫,厥阴之寒上干于胃也;头痛者,厥阴与督脉会于颠,寒气从经脉上攻也。用人参大枣益脾以防木邪,吴茱萸生姜入厥阴以散寒邪,且又止呕,呕止而头痛自除。设无头痛,又属太阴而非厥阴矣。(直中病,但有少阴症反发热。)

一人患厥阴直中,四肢厥冷,脉细欲绝,爪甲青紫,但不吐利,与四逆汤。至三日,四肢暖,甲红发热,脉转实数有力,此阴极阳生也,使与凉剂。病家疑一日寒温各异,不肯服。至九日,热不退,热利下重,饮水不辍,再求诊,用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各二钱,一帖减,二帖痊。(真寒症,断无饮水下痢之变。)

按∶肢冷脉伏,恐是阳厥。至爪甲青紫,则是欲战汗也。四逆汤之误,特隐而不彰耳。余有凌二官案可参.(凌二官即热病门之凌表侄。)

吴孚先治汪掖苍母,忽心腹奇痛异常,左右脉弦紧,用二陈去甘草,加肉桂干姜木香,病不减。次日,寒热交作,往来如疟,热已复寒,寒已复热,昼夜无度,脉转疾数,前方加人参五钱,附子二钱,不应。复增参至一两,附子至五钱,脉反渐脱。吴谓∶少阴中寒,当与参、附,今不效,毕竟病深药浅之故。时有医者四人,一欲用枳实贝母,一欲用全蝎防风;一欲用八味丸;一欲用人参、黄 各八分,肉桂四分,附子三分。

吴曰∶业已泄泻,反用枳实,虚极汗多,反用全蝎,此二人全不知病。八味丸系调理之药,尚在未着。参、 、桂、附,庶几合症,但杯水车薪,曷克有济?夫用药如用兵,冲坚捣浓,非猛士多多不可,李信之败可鉴也。用四两,煎汤代水,人参四两,附子二两,煎膏。时病患面色如妆,汗出如珠,六脉俱脱,呼吸全无,牙关紧闭,幸太溪脉尚在,乃以箸抉齿灌半钟,移时又进半钟,犹防脉之暴出也。既而重按两尺,隐跃指端,乃曰∶脉渐出,大有起色矣。复进半钟,自午至晚,方眼开语出,欲啜粥。已而反畏寒,喉痛,频索冷水,或疑是火。曰∶畏寒者真情,索冷者假象。少阴脉循喉咙,邪客其络,令人咽痛,今寒邪由脏出经,病将退耳,仍前方加桔梗甘草而痛止。自后每日参必一两,附必三钱,调理百日而愈。愈后,遍体发疹,挟生疙瘩,奇痒异常,爬搔不辍,不寐汗多,用六君子,另将黄 二两煎汤煮药,十日不应。汪检《准绳》风疹门与阅,俱系风药,并无补方,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泥也。仍守前方,数剂霍然。

马元仪治陆济臣,患症甚笃。诊之,两脉虚微,自汗厥逆,面青唇青,呃逆不止。此少阴真阳素亏,寒邪直中之候也。阴寒横发,上乾清道,旁逆四末,甚为危厉,兼以自汗不止,虚阳将脱,法当用桂附理中汤,以消阴摄阳。阳既安位,则群阴毕散矣。是夜连进二剂,脉渐起,汗渐收。五六剂,症始霍然。

吴洋治结林潘氏子始强,早起有事牖下,寻病作,头痛恶寒,诸饮食自鼎沸中致之,不尽三之一,其一以为寒矣。即人尝之,莫不糜烂,彼口舌自如。当暑衣重裘,犹以为薄,众医累治不效。乃迎洋。曰∶病由下虚,病寒气深入,固结不散,法当不治,即幸而可治,不出三年。寻以温补剂愈之,参、附辄倍他药,其后复病而卒,终三年。(《太函集》。)

窦材治一人,患肺伤寒,(别名。)头疼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脉沉紧,服华盖散、黄 建中汤略解。至五日,昏睡谵语,四肢微厥,乃肾气虚也。灸关元百壮,服姜附汤,始汗出愈。

一人伤寒,昏睡妄语,六脉弦大。窦曰∶脉大而昏睡,定非实热,乃脉随气奔也。强为之治,用烈火灸关元穴。初灸觉痛,至七十壮,遂昏睡不痛。灸至三鼓,病患开眼,思饮食。令服姜附汤,至三日后,方得元气来复,大汗出解。

一人患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趾冷至脚面。此太阴症也,最重,难治。为灸命关五十壮,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钟乳粉,四日汗出而愈。

一人患伤寒至六日,脉弦紧,身发热,自汗,太阴症也,先服金液丹,点命关穴。病患不肯灸。伤寒惟太阴少阴二症,伤人最速,若不早灸,服药无功。不信,至九日泻血而死。

一人伤寒至六日,微发黄,一医与茵陈汤,次日更深黄色,遍身如栀子。此太阴症,误服凉药而致,肝木侮脾,为灸命关五十壮,服余液丹而愈。

一人患伤寒,初起即厥逆,脉一息八九至,诸医以为必死。窦曰∶乃阴毒也。(厥逆脉数,断为阴毒,必有爪青、吐利、蜷卧等症。)与姜附汤一盏,至半夜,汗出而愈。若以脉数为热,而下凉药,必死无疑。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续名医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续名医类案》书籍目录
  1. 中寒《续名医类案》
  2. 中寒《医学传灯》
  3. 中寒《杂病广要》
  4. 中寒《中医词典》
  5. 中寒《证治准绳·类方》
  6. 中寒《时病论歌括新编》
  7. 中寒《证治准绳·杂病》
  8. 中寒《圣济总录》
  9. 中寒《寿世保元》
  10. 中寒《中医名词词典》
  11. 中寒《医碥》
  12. 中寒《时病论歌括新编》
  13. 中寒《医碥》
  14. 中寒《医学集成》
  15. 中寒《古今医鉴》
  16. 中果毒《外科证治全书》
  17. 中寒《万病回春》
  18. 中国医药学院的中医系学生,为什么都做西医而不做中医呢?《中医之钥》
  19. 中寒《古今医案按》
  20. 中国药典(90)效期药品品种及期限表《医院药学》
  21. 中寒《证治汇补》
  2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简况《医学心理学》
  23. 中寒《明医指掌》
  2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医饮食营养学》
  25. 中寒《急救广生集》
  26. 中国和利手评定方法和分类《医学心理学》
  27. 中寒《仁术便览》
  28. 中国餐馆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9. 中寒《脉症治方》
  30. 中国部分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b]《医学心理学》
  31. 中寒《时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