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辨伤寒温病热病并无传染之理

《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按《素问 热论》伤寒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病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又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初无传染之说。张仲景曰∶《阴阳大论》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孙真人作肌骨之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为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又曰∶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迥考《素问》、仲景及诸家之论,皆云冬时触冒寒毒所致,非是猝然传染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病正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1. 辨伤寒温病热病并无传染之理《温病正宗》
  2. 辨伤寒未解将解《冯氏锦囊秘录》
  3. 辨伤寒五十九刺《续名医类案》
  4. 辨伤寒太阳经再传《冯氏锦囊秘录》
  5. 辨伤寒一《伤寒寻源》
  6. 辨伤寒受病阴阳不同一条《伤寒贯珠集》
  7. 辨伤寒疫气不同歌《伤寒百证歌》
  8. 辨伤寒可汗不可汗《冯氏锦囊秘录》
  9. 辨伤寒中寒假热假胀《冯氏锦囊秘录》
  10. 辨伤寒感寒中寒外感内伤《冯氏锦囊秘录》
  11. 辨上焦病脉证并治《婴儿论》
  12. 辨伤寒二《伤寒寻源》
  13. 辨烧热《幼科铁镜》
  14. 辨伤寒(附寒极似热)《幼科铁镜》
  15.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6. 辨善后《白喉条辨》
  17.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18. 辨善恶顺逆《中医外科学》
  19.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20. 辨善病风厥消瘅寒热痹积聚善忘善饥不瞑多卧形状篇《形色外诊简摩》
  21. 辨少阳邪气进退之机四条《伤寒贯珠集》
  22. 辨痧疹腹痛《医门补要》
  23.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24. 辨涩脉《诊脉三十二辨》
  25.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26. 辨色失误《百病自测》
  27.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28. 辨色论《女科折衷纂要》
  29. 辨少阴紧脉证《阴证略例》
  30. 辨色及病《沈氏女科辑要》
  31. 辨舌《医述》

《温病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