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湿热证阳明必兼太阴

《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由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虚孰实,又在临证时权衡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病正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1. 湿热证阳明必兼太阴《温病正宗》
  2. 湿热证《儿科萃精》
  3. 湿疝《中医词典》
  4. 湿热腰痛《金匮翼》
  5. 湿伤脾阳《中医词典》
  6. 湿热腰痛《症因脉治》
  7. 湿伤脾阴《中医词典》
  8. 湿热腰痛《明医指掌》
  9. 湿胜阳微《中医名词词典》
  10. 湿热腰痛《中医词典》
  11. 湿胜阳微《中医词典》
  12. 湿热牙痛《中医词典》
  13. 湿胜则濡泻《中医名词词典》
  14. 湿热眩晕《中医词典》
  15. 湿胜自汗《明医指掌》
  16. 湿热下注证《临证实验录》
  17. 湿盛发黄《伤寒说意》
  18.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中医名词词典》
  19. 湿盛则濡泻《中医词典》
  20. 湿热下注《中医词典》
  21. 湿食《凌临灵方》
  22. 湿热痿软《症因脉治》
  23. 湿水归肾囊《医门补要》
  24. 湿热痿《中医词典》
  25. 湿水候《诸病源候论》
  26. 湿热头痛秘方《华佗神方》
  27. 湿水肿《医宗金鉴》
  28. 湿热头痛《金匮翼》
  29. 湿水肿《急救广生集》
  30. 湿热头痛《中医词典》
  31. 湿水肿《儿科萃精》

《温病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