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辨涩脉
涩.阴金也.如雨沾沙.如刀刮竹.往来极难曰涩.涩为气有余.气盈则血少.荣卫不相随.故脉来蹇滞.肺则宜此.病之所主.复中气结.内则血痹痛.外则中雾露毒.浮涩表恶寒.沉涩里燥涸.寸涩液不足.关涩血不足.尺涩精不足.必艰于嗣.又女人有孕.为胎痛不安.或胎漏.无胎为败血.

- 辨涩脉《诊脉三十二辨》
- 辨色失误《百病自测》
- 辨痧疹腹痛《医门补要》
- 辨色论《女科折衷纂要》
- 辨善病风厥消瘅寒热痹积聚善忘善饥不瞑多卧形状篇《形色外诊简摩》
- 辨色及病《沈氏女科辑要》
- 辨善恶顺逆《中医外科学》
- 辨色歌《小儿推拿广意》
- 辨善后《白喉条辨》
- 辨色法《医理真传》
- 辨伤寒(附寒极似热)《幼科铁镜》
- 辨色《女科证治准绳》
- 辨伤寒二《伤寒寻源》
- 辨色《白喉条辨》
- 辨伤寒感寒中寒外感内伤《冯氏锦囊秘录》
- 辨三因《察病指南》
- 辨伤寒可汗不可汗《冯氏锦囊秘录》
- 辨三痞论并方《中藏经》
- 辨伤寒受病阴阳不同一条《伤寒贯珠集》
- 辨三经标本并病《白喉条辨》
- 辨伤寒太阳经再传《冯氏锦囊秘录》
- 辨三关《针灸大成》
- 辨伤寒未解将解《冯氏锦囊秘录》
- 辨三部九候脉证《脉经》
- 辨伤寒温病热病并无传染之理《温病正宗》
- 辨乳痈乳疽论《疡科心得集》
- 辨伤寒五十九刺《续名医类案》
- 辨乳癖乳痰乳岩论《疡科心得集》
- 辨伤寒一《伤寒寻源》
- 辨柔痉不恶寒之误《研经言》
- 辨伤寒疫气不同歌《伤寒百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