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伤寒六书》

《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赵嗣真曰∶按仲景论,谓冬月冒寒,伏藏于肌肤,而未即病,因春温气所变,则为热。夫变者,改易之义也。至此,则伏寒各随春夏之气,改变为温为热,既变之后,不得复言其为寒也。所以仲景云温病不恶寒者,其理可见矣。《活人书》其于温病曰∶阳热未盛,为寒所制,岂有伏寒既已变而为温,尚可言寒能制其阳热耶!又于热病曰∶阳热已盛,寒不能制,亦不当复言其为寒也。盖是春夏阳热已变,其伏寒即非有寒,能制其阳热尔。外有寒邪能折阳气者,乃是时行寒疫,仲景所谓∶春分以后,秋分节前,天有暴寒,为时行寒疫是也。三月、四月,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则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是知时行寒疫,与温热二病,所论阳气盛衰,时月则同。至于论暴寒之寒,与伏寒已变之寒,自是相违,名不正,则言不顺矣。仲景又云∶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要在辨其病源寒热温三者之殊,则用药之冷热判然矣。(《伤寒琐言 伤寒变温热病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病正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1. 《伤寒六书》《温病正宗》
  2. 《伤寒六书》《中医词典》
  3. 《伤寒论》《中医词典》
  4. 《伤寒六书》《中医词典》
  5. 《伤寒论》《中医词典》
  6. 《伤寒六经定法》《中医词典》
  7. 《伤寒论》《温病正宗》
  8. 《伤寒六经定法》《中医词典》
  9. 《伤寒论》跋《研经言》
  10.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中医词典》
  11. 《伤寒论》编次辩《侣山堂类辩》
  12.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中医词典》
  13.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4. 《伤寒例》正误《温疫论》
  15. 《伤寒论》的整理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16. 《伤寒类证》《中医词典》
  17. 《伤寒论》例跋《研经言》
  18. 《伤寒类证》《中医词典》
  19. 《伤寒论》六经解二《研经言》
  20.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中医词典》
  21. 《伤寒论》六经解三《研经言》
  22.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中医词典》
  23. 《伤寒论》六经解四《研经言》
  24. 《伤寒类方》《中医词典》
  25. 《伤寒论》六经解一《研经言》
  26. 《伤寒类方》《中医词典》
  27. 《伤寒论》论《医学源流论》
  28. 《伤寒来苏集》《中医词典》
  29. 《伤寒论》湿篇跋《研经言》
  30. 《伤寒来苏集》《中医词典》
  31. 《伤寒论》太阳篇跋《研经言》

《温病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