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三十四、风温湿温勿用发表攻里

《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治伤寒家,徒守发表攻里之成方,不计辛热苦寒之贻害,遂使温热之旨,蒙昧不明。

仆不敏,博览群书,恍然于温热病之不可不讲也。《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盖谓冬时严寒,阳气内敛,人能顺天时而固密,则肾气内充,命门为三焦之别使,亦得固腠理而护皮毛,虽当春令升泄之时,而我身之真气,内外弥沦,不随升令之泄而告匮,纵有客邪,安能内侵?是《内经》所以明致病之原也。然但云冬不藏精,而不及他时者,以冬为水旺之时,属北方寒水之化,于时为冬,于人为肾,井水温而坚冰至,阴外阳内,有习坎之义,故立言归重于冬,非谓冬宜藏,而他时可不藏精也。即春必病温之语,亦是就近指点。总见里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学人可因此而悟及四时六气之为病矣。《难经》云∶伤寒有五∶有伤寒,有中风,有风温,有热病,有湿温。夫统此风寒湿热之邪,而皆名之曰伤寒者,亦早鉴于寒脏受伤,外邪得入,故探其本,而皆谓之伤寒也。大致西北风高土燥,风寒之为病居多;

东南地界水湿,湿热之伤人独甚。从来风寒伤形,伤形者定从表入;湿热伤气,伤气者不尽从表入。风邪外束,则曰风温;湿邪内侵,则曰湿温;纵有微寒之兼袭,不同栗冽之严威,是以发表宜辛凉,不宜辛热;清里宜泄热,不宜逐热。

使概投以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诸法,则死亡接踵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病正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病正宗》书籍目录
  1. 风温湿温勿用发表攻里《温病正宗》
  2. 风温湿温《伤寒六书》
  3. 风温嗽《中医词典》
  4. 风温湿温《医学心悟》
  5. 风温条辨五条《六因条辨》
  6. 风温上焦篇《温病指南》
  7. 风温温毒四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8. 风温脉案《类证治裁》
  9. 风温下焦篇《温病指南》
  10. 风温痉《温病条辨》
  11. 风温续法《医学纲目》
  12. 风温痉《中医词典》
  13. 风温一条《伤寒贯珠集》
  14. 风温兼伏气化热《医学衷中参西录》
  15. 风温证《伤寒九十论》
  16. 风温兼喘促《医学衷中参西录》
  17. 风温中焦篇《温病指南》
  18. 风温夹食《凌临灵方》
  19. 风瘟《医宗金鉴》
  20. 风温潮热壮热相似《小儿药证直诀》
  21. 风弦赤烂《中医词典》
  22. 风温辩论《六因条辨》
  23. 风弦赤眼《银海精微》
  24. 风温案《丁甘仁医案》
  25. 风痫《中医名词词典》
  26. 风温、温热气复论《温病条辨》
  27. 风痫《圣济总录》
  28.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温病条辨》
  29. 风痫《中医词典》
  30.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温病条辨》
  31. 风痫《医宗金鉴》

《温病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