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病

《推拿抉微》书籍目录

涂蔚生曰∶痉之为病,由于发汗太多,以伤卫阳之气,或风病下之,而过伤其阴营之血也。如仲景所云∶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夫痉而曰刚,曰柔,乃从太阳之伤寒伤风症夹泻而出。其别于痉之正病,非痉之正证可知。故其下文又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刚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是痉之由于血枯津少,不能荣养筋脉,已可概见。然犹恐医者之过于拘泥,不能随症变通,故其后又曰∶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以见痉之不可汗者,而有时症兼太阳之寒凝筋脉者,亦可汗之。痉之不可下者,而有时症兼阳明之热灼津液者,亦可下之。其正治之法,虽未揭明,而其曰下之则痉,汗出则痉,是明教人以治痉之正法,不可汗下,只可生津液,和筋脉者也。汉后诸医多昧于其借宾定主之文,而不能将此中奥义,详为指出。甚至有除却刚痉、柔痉之外,尚有阳痉阴痉之说者,殊属可怪。至近代之唐容川出焉,始能将此中精微揭出,诚可谓独具慧眼、启千载之昏,振万古之迷蒙者矣。余于读客川此节之所得,谨撮其要,以为痉症之谈。

仲景栝蒌桂枝汤(即桂枝加栝蒌一味)

涂蔚生曰∶栝蒌桂枝汤葛根汤,为仲景治伤风伤寒而兼有痉病者,非治痉之正方也。一则重在栝蒌生津止渴,大清阳明之热。一则重在葛根疏通经脉,直解太阳之寒。然细揣此中定义,治痉之正病,用药当不外柴胡葛根当归白芍生地川芎黄芩党参石膏知母花粉甘草等味。恍如前之治虚热生风者,既不患重伤津液之戒,又不患风寒凝于经脉之嫌。若民众既受祸灾以后,图一善后补救之方也。

仲景大承气汤

大黄(一钱) 浓朴(七分) 枳实(七分) 芒硝(一钱)

涂蔚生曰∶此方为仲景治伤寒传于阳明,禀热太甚,全无外症,而有大便不通,发热胸腹胀满等症者。以之治病在经脉,血虚经燥者,得勿患虚虚之戒乎?然里热过剧,津液实受其伤。火热一时不降,则津液一时不生,下一分之火热,即所以保一分之津液也。其曰可与二字,盖亦云内热甚于外之症,在经脉,到了危险万分之时,不得不挺而走险,出于下之一途耳。如吾人以识见未及,不敢作冒昧,可以生地、杭芍、当归川芎等味加入,以固津液。迨其内热已清,再为从事养阴血、和筋脉可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推拿抉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推拿抉微》书籍目录
  1. 痉病《推拿抉微》
  2. 痉病《伤寒大白》
  3. 痉病《中医内科学》
  4. 痉病《古今名医汇粹》
  5. 痉病 五章《伤寒悬解》
  6. 痉病《中医名词词典》
  7. 痉病八《金匮悬解》
  8. 痉必拘挛《幼科释谜》
  9. 痉病二《伤寒悬解》
  10. 痉、厥、癫、狂、痫、瘫痪《医学从众录》
  11. 痉病二《金匮悬解》
  12. 痉(与缵结二论痉例参看)《张氏医通》
  13. 痉病根原《四圣心源》
  14. 痉(太阳所至)《吴鞠通医案》
  15. 痉病九《金匮悬解》
  16. 痉(合参)《伤寒指掌》
  17. 痉病六《金匮悬解》
  18. 《伤寒括要》
  19. 痉病论《医门法律》
  20. 《保幼新编》
  21. 痉病七《金匮悬解》
  22. 《医学心悟》
  23. 痉病七条《伤寒贯珠集》
  24. 《古今医案按》
  25. 痉病三《伤寒悬解》
  26. 《古今医案按》
  27. 痉病三《金匮悬解》
  28. 《顾松园医镜》
  29. 痉病十《金匮悬解》
  30. 《医碥》
  31. 痉病十二《金匮悬解》

《推拿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