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移植皮片的分类

《外科学总论》书籍目录

按移植皮片的厚度不同可分为薄层皮片(又称妨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及含真皮下血管网全复皮片植四种(图1-57,表1-28)

皮肤组织与皮片分类示意图

图1-57 皮肤组织与皮片分类示意图

表1-28 三种常用游离皮片简要比较

 薄层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
1.移植组织表皮+真皮乳突层表皮+部分真皮全层皮肤(无脂肪)
2.生长所需条件较 低一 般较 高
3.在感染创面的生长力较 好稍 差难生长
4.供皮区面积不受限制,可重复切取不 受 限受 限
5.供皮区愈合天数7~10天2~3周必须缝合或植皮
6.手术后皮片挛缩不 好
7.手术后功能效果较 差较 好
8.适应证面积较大的肉芽创面如烧伤慢性溃疡、各种感染创面经处理后。各种皮肤缺损的修复或健康的肉芽创面面部、眼脸、手(掌面),足底等功能部位。

(一)薄层皮片植皮(又称刃厚皮片植皮)。平均厚度为0.3mm(<12%0时)左右,组织学上包含皮肤的表皮层及少许真皮的乳头层。应用范围如下:

大面积皮肤缺损,如创伤,皮肤斯脱或表浅肿瘤切除后所遗留的创面,常可用薄层皮片移植。

有感染的肉芽创面:如广泛感染造成的皮肤坏死或三度烧伤后的肉芽创面,薄层皮片移植可使创面早期愈合。

在口腔,鼻腔或眼窝粘膜缺损时,亦可用薄层皮片移植修补。

优点:(1)容易生长,抵抗力较强,在条件较差或有轻度感染的肉芽创面也可以存活生长。(2)供皮区恢复较快,取皮后7~10天即可完全愈合,无显著疤痕遗留。必要时可以再次或多次切取,在头皮可以反复取皮多达10余次,个别病例达30余次。

缺点:(1)形态上因皮片下疤痕增生,愈合后皮片常有挛缩,有时可比原来缩小40%,皮片色素沉着较深。(2)功能上常因皮片挛缩而不能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尤其在关节附近。由于皮片薄,经不起压力与摩擦而形成溃疡

(二)中厚皮片植皮:平均厚度为0.3~0.6mm(12~24%0时),包含表皮及真皮的一部分(薄中厚度皮片),或达到皮肤全层厚度的四分之三(厚中厚度皮片)。这种皮片因含有较多的弹性组织而具有全层皮的特点,收缩少,柔软,耐磨。供皮区又能自行愈合,所以临床应用广泛,应用范围如下:

1.修复面部或关节处的皮肤缺损,或切除疤痕或肿瘤后所遗留的创面。

2.修复功能部位的新鲜创面。但如有肌腱或骨面外露时,应先设法用附近的软组织将其覆盖后,再行植皮。

3.健康的肉芽创面,要求功能与外观较高的部位。

(三)全厚皮片植皮:包含表皮与真皮的全部,但不附有脂肪组织。为植皮效果最好的一种,收缩小,柔软有弹性,耐压耐磨,色泽与正常皮肤近似,但生长较困难,有感染的创面不易成活。因供皮区不能自行愈合,必须直接拉拢缝合,故取皮量受到限制。一般常用于:

1.面部器官皮肤的缺损:如眼睑外翻、鼻翼缺损等。

2.修复手掌,脚底等新鲜无菌创面。

(四)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临床应用:从70年代后期曾有人创用含真皮下血管网及部分脂肪皮片用于临床,并证实同样可以重建血液循环,但对受区创面条件要求更高,止血必须完善,制动固定要确实,若皮片完全成活,功能很好。若有愈合不良则晚期功能并不好。在应用中必需注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学总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学总论》书籍目录
  1. 移植皮片的分类《外科学总论》
  2. 移植排斥反应《病理学》
  3.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医学免疫学》
  4. 移植排斥的遗传学基础《医学免疫学》
  5. 移指《中医名词词典》
  6. 移植排斥的免疫学基础《医学免疫学》
  7. 移指《中医词典》
  8. 移植耐受的诱导《医学免疫学》
  9. 《中医词典》
  10. 移植免疫《医学免疫学》
  11. 遗传《预防医学》
  12. 移植和移植排斥反应《免疫与健康》
  13. 遗传病《病理学》
  14. 移植肝的功能评价《临床肝移植》
  15. 遗传病的防治《医学遗传学基础》
  16. 移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7. 遗传病的分类及发病率《医学遗传学基础》
  18. 移心至宝丹《毓麟验方》
  19. 遗传病的营养治疗《临床营养学》
  20. 移神出壳《女丹合编选注》
  21. 遗传病的预防《医学遗传学基础》
  22. 移热移寒《类经》
  23. 遗传病的诊断《医学遗传学基础》
  24. 移气《中医词典》
  25. 遗传病的治疗《医学遗传学基础》
  26. 移码突变《医学遗传学基础》
  27. 遗传病与肿瘤的基因诊断《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8. 移精变气论篇《疡医大全》
  29. 遗传多态现象《医学遗传学基础》
  30. 移精变气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31. 遗传工程与近交系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

《外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