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全身低温
在全麻的基础上,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使病人的体温降低到预定范围,即全身低温,简称低温,也习称为低温麻醉。低温的目的是降低组织 代谢,减少氧耗。提高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因而耐受循环暂停的时间能有显着的延长。 主要适用于一些复杂的心血管、颅脑等手术以及脑缺氧的病人。低温范围大体分为三类,32~28 0C 为一般低温,能阻断循环6~8分钟,对机体影响轻。28~200C 为中度低温,允许阻断循环15~20分钟,对机体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心室纤颤。200C以下为深低温可阻断循环45~60分钟,应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选择低温范围。
降温方法有体表降温、体腔降温与血液降温,降温前均需先行全身麻醉。体表降温可用冰水浸浴或冰屑降温,也可用冰袋、冰帽置于头部和大血管浅在部位。在降温过程中应注意"①防止发生寒战和血管收缩,可加深麻醉、使用丙嗪类药或肌松药。②精确测量直肠或鼻咽腔 温度。③注意血压、脉膊、呼吸和心电图的变化,④体温降至比预定温度高2~60C时停止降温措施,然后让其继续下降。体腔降温是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倒入胸腔或腹腔,要注意冰水直接接触心脏会发生心室颤动或其它心律紊乱。血流降温是经体外循环机中变温器进行降温,此法准确快速,容易控制。
复温方法有电热毡、烤箱、热水袋等。一般低于310C以下者需进行人工复温。体温升至320C时可让其自然复温。复温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在夏季,体温至360C时还需用冰袋保持此温度,以防止术后反应性高烧。若系心内直视手术,可用体外循环变温器复温。
- 全身低温《外科学总论》
- 全球卫生指标《预防医学》
- 全身放射反应《放射诊断学》
- 全球卫生政策《预防医学》
- 全身骨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全球卫生战略目标《预防医学》
- 全身疾病的口腔表征《口腔科学》
- 全葡萄膜炎《眼科学》
- 全身麻醉《外科学总论》
- 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临床生物化学》
- 全身麻醉药《医院药学》
- 全面发展《中医儿科学》
- 全身门《跌损妙方》
- 全麻点(一名新5号)《手穴手纹诊治》
- 全身皮肤粘膜瘀斑、高度浮肿、蛋白尿伴无脉症《名师垂教》
- 全论大法《伤寒法祖》
- 全身水分进出平衡失调―钠水潴留《病理生理学》
- 全鹿丸《时方歌括》
- 全身性剥脱性皮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全距《预防医学》
- 全身性水肿辨病《常见病自测》
- 全角《中医词典》
- 全身症状《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全不产《中医词典》
- 全身状态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 全《中医词典》
- 全神语《寿世传真》
- 权宜赋《冯氏锦囊秘录》
- 全生白术散《仁术便览》
- 权碱概念《医用化学》
- 全生茯苓散《仁术便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