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 伤口换药

《外科学总论》书籍目录

换药要求达到充分引流伤口分沁物,除去坏死组织和减轻感染。方法如下:

1.实行无菌术原则用两把镊子,其一夹持无菌棉球、纱条等,另一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二者不可混用。先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然后清拭伤口内分泌物。沾染分泌物的棉球等,不应再接触其他部位,须放入专用的容器内。

2.分泌物多时可用盐水纱布,外加多层干纱布。伤口较小而较深时,应将凡士林纱条送达伤口底部,但勿堵塞外口。分泌物很多(如消化液漏出)的伤口,可用胶管类和负压吸引。注意避免引流物遗留在创腔内,故应将深部引流物用安全别针或胶布固定于伤口外。

3.肉芽组织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故一般无需在局部使用抗菌药。但某些细菌感染可侵蚀伤口组织,需应用抗菌药,如绿脓杆菌感染可用0.1%苯氧乙醇、磺胺嘧啶银软膏等。

4.注意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者,呈新鲜粉红色或红色、颗粒均匀、分泌物少、触之易出血。若发现创面苍白水肿、色暗有苔、肉芽萎缩或生长过盛等,须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引流不畅、异物残留、局部供血不足等,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改善伤口修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学总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学总论》书籍目录
  1. 伤口换药《外科学总论》
  2. 伤口包扎技术《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3. 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临床激光治疗学》
  4. 伤科按摩手法与施治原则《中医伤科按摩学》
  5. 伤劳倦《证治准绳·类方》
  6. 伤科《中医词典》
  7. 伤劳倦《证治准绳·杂病》
  8. 伤酒泄泻《中医词典》
  9. 伤冷酒《儒门事亲》
  10. 伤酒吐血《中医词典》
  11. 伤冷乳《中医词典》
  12. 伤酒头痛《中医词典》
  13. 伤冷物《明医指掌》
  14. 伤酒诗《医学实在易》
  15. 伤力嗽《中医词典》
  16. 伤酒恶寒《中医词典》
  17. 伤面《中医词典》
  18. 伤酒《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9. 伤脾发潮热《扁鹊心书》
  20. 伤酒《医学实在易》
  21. 伤脾气《华佗神方》
  22. 伤酒《周慎斋遗书》
  23. 伤气《中医词典》
  24. 伤酒《金匮翼》
  25. 伤热《校注医醇剩义》
  26. 伤酒《医学摘粹》
  27. 伤热咳嗽《中医词典》
  28. 伤酒《医学摘粹》
  29. 伤热咳嗽《症因脉治》
  30. 伤酒《证治汇补》
  31. 伤热乳《中医词典》

《外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