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控制性降压
麻醉期间使用降压药物或某些方法,主动地使病人的血压作有控制的降低,即为控制性降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手术野的渗血、降低大血管内的张力或控制高血压危象,使之有利于手术的进行。保证病人的安全。适用于:①出血较多而止血困难的手术操作如脑膜瘤、颅内血管手术等。②大血管手术时降低血管壁张力如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切除术等。③内耳手术需使手术野清晰。④高血压症、嗜铬细胞瘤、交感神经纤维瘤等手术需要控制血压时。下述情况禁用: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②冠心病或循环衰竭。③血细胞过多症。
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①神经节阻滞药,如六烃季胺、三甲噻酚。②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如苄胺胺唑林。③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和硝酸甘油、三磷酸腺甙,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作用开始快、消失亦快,可控性强,使用更为广泛。亦可用椎管内麻醉降压,但可控性差。多数吸入全麻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对中枢和心肌的抑制作用,故可通过调节全麻的深度以辅助血压的升降。
注意事项:①在气管内麻醉下进行降压 较为安全。②降压标准以渗血减少或大血管张力减低为宜,最低限度不低于8kpa。③用药物降压应使血压下降缓慢为宜,切勿骤然降低。④降压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以30~60分钟较安全。⑤升压后应注意止血。⑥加强病情监测,预防可能发生术后反跳性出 血,肾功能损害、冠状动脉或脑动脉血栓等并发症。

- 控制性降压《外科学总论》
- 控制物的种类及其使用《临床生物化学》
- 控制饮食《减肥新法与技巧》
- 控制人的因素《预防医学》
- 抠咬指甲《经验麻科》
- 控制铅的接触水平《预防医学》
- 芤《痰火点雪》
- 控制并发症《预防医学》
- 芤《三指禅》
- 控制《传染病》
- 芤(阳中阴)《濒湖脉学》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革《脉确》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革不同《轩岐救正论》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革软硬四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脉《中医名词词典》
- 控涎丹(一名妙应丸)《冯氏锦囊秘录》
- 芤脉《疡科纲要》
- 控涎丹《医方论》
- 芤脉《脉理求真》
- 控涎丹《退思集类方歌注》
- 芤脉(阳中阴)《脉诀汇辨》
- 控涎丹《外科理例》
- 芤脉(阳中之阴)《诊家正眼》
- 控涎丹《医方考》
- 芤脉求是《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芤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外科学总论》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无菌术
- 第一节 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 第二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 第三节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 第四节 手术室的管理
-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
- 第四章 输血
-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 第三节 自体输血
-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量剂
- 第五章 休克
- 第六章 麻醉与复苏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
- 第三节 全身麻醉
- 第四节 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 第五节 气管内插管术和麻醉装置
- 第六节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 第七节 局部麻醉
- 第八节 椎管内麻醉
- 第九节 野战麻醉原则
- 第十节 全身低温
- 第十一节 控制性降压
- 第十二节 心肺脑复苏
- 第七章 损伤(Injury)
- 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
- 第一节 烧伤
- 第二节 冻伤
- 第九章 咬伤及螯伤
- 第一节 毒蛇咬伤
- 第二节 其它的咬螯伤
- 第十章 手术前后的处理
- 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
- 第二节 手术后处理
- 第三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第四节 外科病人的营养
- 第十一章 肿瘤
- 第十二章 整形外科概论
- 第一节 整形外科一般原则与基本操作
- 第二节 游离皮片移植
- 第三节 皮瓣移植
- 第四节 其他组织移植
- 第十三章 外科感染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第四节 败血症和脓血症
-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选择
- 第十四章 创作和战伤
- 第十五章 显微外科
- 第十六章 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