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切口感染和裂开

《外科学总论》书籍目录

(一)切口感染:

1.病因与病理:切口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床的重视。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天,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

2.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病人可伴有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3.防治措施:切口感染的预防应遵循的原则是:(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2)广谱抗菌素的预防性应用;(3)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4)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等。近年来采用术前单次剂量的灭滴灵静脉滴注或肛门内应用,较明显地降低了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切口已化脓时,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开切口充分引流,并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脓汁应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缩短治疗时间,可加强交换敷料后肉芽新鲜的创面行二期缝合。

(二)切口裂开

1.病因与病理: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切口。裂开的时间大多在术后1-2周左右,与下列因素有关:(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等,术后切口愈合不佳;(2)切口局部张力过大,切 口的血肿和化脓感染;(3)缝线过细,缝扎不紧,麻醉不满意情况下缝合时腹膜被撕破;(4)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呕吐,术后胃肠胀气

2.临床表现:病人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随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渗出,有时甚至能听到切口崩裂的响声。严重时,有内脏由裂开的切口脱出,常见为大网膜和小肠袢,可发生休克。检查时可见腹部切口有不同程度的裂开,裂开可分为两大类:(1)完全性裂开一指腹均各层组织均已裂开,伴内脏脱出;(2)部分性裂开一皮肤缝合完好,皮下各层裂开,故无内脏外露。

3.防治措施: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如切口已裂开,无论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只要没有感染,均应立即手术,在腹肌完全松驰的情况下,重新逐层缝合腹壁 ,并加减张合线。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学总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学总论》书籍目录
  1. 切口感染和裂开《外科学总论》
  2. 切忌火者《幼幼集成》
  3. 切口疝《普通外科学》
  4. 切法《中医词典》
  5. 切脉《医理真传》
  6. 《古今医统大全》
  7. 切脉《中医词典》
  8. 《中医词典》
  9. 切脉《医宗金鉴》
  10. 鞘膜积液《临床激光治疗学》
  11. 切脉《幼科心法要诀》
  12. 鞘膜积水《泌尿外科学》
  13. 切脉《时方妙用》
  14. 鞘磷脂的合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5. 切脉《医学三字经》
  16. 鞘磷脂的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7. 切脉《医学见能》
  18. 鞘磷脂的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9. 切脉察病歌《幼科推拿秘书》
  20. 翘英茶《茶饮保健》
  21. 切脉捷诀《医门补要》
  22. 翘摇(小巢菜)《食疗本草》
  23. 切脉金针《医法圆通》
  24. 翘摇《药性切用》
  25. 切脉论(附律一条)《医门法律》
  26. 翘摇《本草撮要》
  27. 切脉说《医学实在易》
  28. 翘摇《本草从新》
  29. 切脉要法《医学集成》
  30. 翘摇《证类本草》
  31. 切脉源流论《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