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thyroid adenoma)是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多见于青、中年妇女,出现功能亢进者不过1%。肿瘤绝大多数为单发,大小从直径数毫米到3~5cm。肿瘤中心有时可见囊性变、纤维化或钙化。借助以下特点可与结节性胶样甲状腺肿中的结节相区别:有完整的包膜,压迫周围组织,瘤内组织结构比较一致,其形态与周围甲状腺组织不同。病理组织学上可分为以下两种。
1.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adenoma)根据滤泡分化程度,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亚型:①胚胎性腺瘤(embryonal adenoma),瘤细胞小,排列成条索状或小片状,有少量不完整的滤泡状腺腔散在,有较多呈水肿的疏松纤维间质;②胎儿型腺瘤(fetal adenoma),由许多小滤泡构成,上皮细胞为小立方形,滤泡腔内多不含胶质,与胎儿甲状腺组织相似(图15-9)。间质较丰富,呈水肿或粘液变性,此型易发生囊性变或出血;③单纯型腺瘤(simple adenoma),由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滤泡构成,间质较少;④胶样腺瘤(colloid adenoma),滤泡较大,充满胶质,间质少;⑤嗜酸性细胞腺瘤(acidophilic cell adenoma,亦称Hürthle cell adenoma),瘤细胞大而多角形,核小,胞浆丰富,有嗜酸性颗粒,排列成索状或巢状,也可形成不完整的滤泡腔。本瘤较少见。
图15-9 胎儿型甲状腺腺瘤
2.乳头状腺瘤(papillary adenoma)滤泡上皮细胞排列成单层,呈乳头状向腺腔内突出,滤泡常形成大囊腔,故亦称囊性乳头状瘤。间质少,肿瘤常并发出血、坏死及纤维化。
(二)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carcinoma of thyroid)在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别很大,虽然本病恶性程度不同,与其他器官癌相比,发展较缓慢。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原发灶很小,临床上常首先发现转移病灶。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占甲状腺癌的40%~60%,青少年女性多见,生长较慢,肉眼发现时多为1~2cm的圆形肿块,无包膜,少数有不完整的包膜,以后逐渐向周围浸润。切面灰色或灰棕色,质地有的较软有的软硬。镜下,癌细胞围绕一纤维血管中心轴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分支较多(图15-10)。癌细胞立方形或矮柱状,其特点是核染色质少,呈透明或毛玻璃样,无核仁。可伴有单纯型甲状腺滤泡,间质中常有砂粒体出现。本癌发现时约50%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后于转移灶发现,有的原发灶甚至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此癌恶性程度低,5年存活率达75%。
图15-10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2.滤泡性腺癌(follicular adenocarcinoma)占甲状腺癌的10%~15%,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早期即可出现血行转移,原发灶切除后5年存活率为30%~40%。肉眼观,肿瘤灰白色,有的为结节状,有不完整包膜,貌似腺瘤;有的广泛浸润于甲状腺内,进而侵犯气管壁、颈部血管、肌肉及喉返神经。镜下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分化良好者,滤泡结构较规整,细胞异型性亦较低,不易与腺瘤区别(图15-11),须注意包膜或血管是否有瘤细胞浸润来加以鉴别。分化不良者,滤泡少,滤泡形态不整,有的呈实性细胞巢,细胞异型性较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少数情况下本癌主要由嗜酸性细胞构成,故亦称嗜酸性细胞癌。
图15-11 甲状腺滤泡性腺癌
3.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约占甲状腺癌15%,恶性度高,生长快,早期即可向周围组织浸润并发生转移。患者多在50岁以上,无男女差别。肉眼观,切面灰白色,常有出血、坏死。根据组织形态可分为小细胞型、巨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小细胞型癌由小圆形细胞构成,呈弥漫分布,与恶性淋巴瘤颇相似,用免疫组化鉴别,如瘤细胞显示角蛋白(Keratin)或癌胚抗原(CEA),则可确定其来源于上皮组织。巨细胞型癌预后最差,镜下癌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常有巨核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图15-12)。
图15-12 甲状腺未分化癌
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巨核细胞
4.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是从滤泡旁细胞(亦称C细胞)发生的癌,占甲状腺癌的5%,有的具有家族性,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散发病例年龄多在50岁以上。恶性程度不一,平均存活6.6年。90%肿瘤分泌降钙素,有的还同时分泌CEA、生长抑素、前列腺素及其他多种激素和物质,故血中该激素水平增高,表现为典型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肉眼观,散发病例开始多为单个肿块,而家族性病例常为多中心性。肿瘤呈黄褐色,较软,境界清晰故乍看似有包膜。镜下瘤细胞为圆形、多角形或梭形小细胞,排列成簇状、索状,偶见小滤泡形成。间质比较丰富,常有淀粉样物质和钙盐沉着。电镜下,瘤细胞胞浆内有直径100~250mm的神经内分泌颗粒。

-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 甲状腺炎症《普通外科学》
- 甲状腺肿瘤《普通外科学》
- 甲状腺炎《病理学》
- 甲子岁图《圣济总录》
- 甲状腺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甲字号方《医学心悟》
- 甲状腺腺泡聚碘《生理学》
- 甲字十灰散《增订十药神书》
- 甲状腺腺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甲足少阳胆之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甲状腺显像检查《物理诊断学》
- 甲组溶血性链球菌的快速检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甲状腺髓样癌《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胛《中医名词词典》
- 甲状腺素总量《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胛《中医词典》
- 甲状腺球蛋白和降钙素《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胛缘《中医词典》
- 甲状腺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贾粲《中医词典》
- 甲状腺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贾第虫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医学影像学》
- 贾和元《中医词典》
- 甲状腺激素有贮存、释放、运输与代谢《生理学》
- 贾黄中《中医词典》
- 甲状腺激素药《医院药学》
- 贾铭《中医词典》
-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生理学》
- 贾思诚《中医词典》
《病理学》
- 绪论
-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 第三章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 第四章 免疫病理
- 第五章 炎症
- 第六章 遗传与疾病
- 第七章 肿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
- 第三节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 第七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 第八节 上皮性肿瘤
- 第九节 间叶组织肿瘤
- 第十节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 第十一节 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
- 第十二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 第十三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 第八章 心血管疾病
-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二节 高血压
- 第三节 动脉中膜钙化
- 第四节 动脉炎
- 第五节 动脉瘤
- 第六节 风湿病
- 第七节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九节 心瓣膜病
- 第十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第十一节 心肌病
- 第十二节 心肌炎
- 第十三节 心包炎
- 第十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
- 第十五节 心脏肿瘤
-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一节 鼻及鼻窦疾病
- 第二节 咽部疾病
- 第三节 喉部疾病
-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疾病
- 第五节 肺疾病
- 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食管疾病
- 第二节 胃肠疾病
- 第三节 肝胆疾病
- 第四节 胰腺疾病
- 第十一章 造血系统疾病
-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一、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附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 四、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五、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 六、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
- 七、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八、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 九、IgA肾病
- 十、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第二节 尿毒症
- 第三节 肾盂肾炎
- 第四节 尿石症
- 第五节 肾盂积水
- 第六节 肾肿瘤
- 第七节 膀胱肿瘤
- 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外阴疾病
- 第二节 子宫颈疾病
- 第三节 子宫体疾病
- 第四节 滋养层细胞肿瘤
- 第五节 输卵管疾病
- 第六节 卵巢肿瘤
- 第七节 乳腺疾病
- 第十四章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第一节 下丘脑和垂体疾病
-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
- 第五节 胰岛疾病
- 第六节 APUD系统肿瘤
-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 第十七章 骨关节疾病
- 第十八章 传染病
- 第十九章 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