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食管癌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由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发生,占食管肿瘤的绝大多数。祖国医学称本病为噎隔。患者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尤以60岁以上者居多。本病在我国华北及河南地区多发,高发区集中在太行山区附近,河南省林县是主要高发区。
【病因】
饮食因素在本病的病因中较为重要。曾认为饮酒、吸烟及食用过热饮食的习惯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但还有待深入研究。在我国高发区调查发现,当地某些粮食及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胺,其检出率比非高发区高。有些亚硝胺类化合物可以选择性诱发动物食管癌。此外也查出高发区居民食物常被真菌污染。用这种霉变食物能诱发大鼠前胃鳞状细胞癌。此外,也有认为患区地质土壤中缺钼等微量元素可能是引起食管癌的间接原因,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病变】
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可分为早期和中晚期两类。
1.早期癌此期临床上尚无明显症状。钡餐检查,食管基本正常或呈管壁轻度局限性僵硬。病变局限,多为原位癌或粘膜内癌,也有一部分病例癌组织可侵犯粘膜下层,但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在90%以上,预后较好。本型发现因难,发现率仅达6%左右。有可疑症状出现时,多通过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检出癌细胞确诊。几乎全是鳞状细胞癌。
2.中晚期癌此期患者已出现临床症状,如吞咽困难等。肉眼形态可分为4型:
(1)髓质型:肿瘤在食管壁内浸润性生长,使食管壁均匀增厚,管腔变窄。切面癌组织为灰白色,质地较软似脑髓组织,表面可形成浅表溃疡。
(2)蕈伞型:肿瘤为卵圆形扁平肿块,如蘑茹状突入食管腔内。此型侵透肌层者较其他类型少见。
(3)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溃疡,溃疡外形不整,边缘隆起,底部凹凸不平,深达肌层(图10-1)。
(4)缩窄型:癌组织在食管壁内浸润生长,累及食管全周,形成明显的环形狭窄,近端食管腔明显扩张。
镜下,组织学上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腺棘皮癌等类型。其中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图10-2),约占食管癌的90%,腺癌次之。大部腺癌来自贲门,极少数来自食管粘膜下腺体。近年偶有食管燕麦型小细胞癌的报告。
图10-1 食管癌
食管之中段,粘膜上见有一不规则的溃疡,边缘不整,底部不平。
图10-2 食管鳞状细胞癌
【扩散】
1.直接浸润癌组织穿透食管壁直接侵入邻近器官。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和颈部软组织;中段癌多侵入支气管、肺;下段癌常侵入贲门、膈、心包等处。受浸润的器官可发生相应的合并症,如大出血、化脓性炎及脓肿、食管-支气管瘘等。
2.淋巴道转移转移沿食管淋巴引流途径进行。上段癌常转移到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中段癌多转移到食管旁及肺门淋巴结;下段癌常转移到食管旁、贲门及腹腔淋巴结。
3.血道转移 主要见于晚期患者,以转移到肝及肺为最常见。
食管其它恶性肿瘤
食管可发生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但均甚少见。其总数约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5%。此外,因正常食管的4%~8%存在黑色素母细胞,由此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但其发生率远较皮肤等其他部位低。

- 食管癌《病理学》
- 食管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食管癌及贲门癌《胸外科学》
- 食管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食管癌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食管癌《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食管《消化病学》
- 食管壁《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食管《耳鼻咽喉外科学》
- 食管的狭窄与扩张《病理学》
- 食管《人体解剖学》
- 食管的炎症《病理学》
- 食管《中医词典》
- 食管动力紊乱《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食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食管动力障碍《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食管《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食管腐蚀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食管《放射诊断学》
- 食管腹部《人体解剖学》
- 食关《中医词典》
- 食管梗阻的其他原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食挂《古今医统大全》
- 食管化学性灼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食瓜果泄泻《临证指南医案》
- 食管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食瓜果过伤《奇效简便良方》
- 食管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食瓜果腹胀作痛《奇效简便良方》
- 食管颈段《人体解剖学》
《病理学》
- 绪论
-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 第三章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 第四章 免疫病理
- 第五章 炎症
- 第六章 遗传与疾病
- 第七章 肿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
- 第三节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 第七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 第八节 上皮性肿瘤
- 第九节 间叶组织肿瘤
- 第十节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 第十一节 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
- 第十二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 第十三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 第八章 心血管疾病
-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二节 高血压
- 第三节 动脉中膜钙化
- 第四节 动脉炎
- 第五节 动脉瘤
- 第六节 风湿病
- 第七节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九节 心瓣膜病
- 第十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第十一节 心肌病
- 第十二节 心肌炎
- 第十三节 心包炎
- 第十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
- 第十五节 心脏肿瘤
-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一节 鼻及鼻窦疾病
- 第二节 咽部疾病
- 第三节 喉部疾病
-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疾病
- 第五节 肺疾病
- 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食管疾病
- 第二节 胃肠疾病
- 第三节 肝胆疾病
- 第四节 胰腺疾病
- 第十一章 造血系统疾病
-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一、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附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 四、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五、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 六、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
- 七、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八、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 九、IgA肾病
- 十、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第二节 尿毒症
- 第三节 肾盂肾炎
- 第四节 尿石症
- 第五节 肾盂积水
- 第六节 肾肿瘤
- 第七节 膀胱肿瘤
- 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外阴疾病
- 第二节 子宫颈疾病
- 第三节 子宫体疾病
- 第四节 滋养层细胞肿瘤
- 第五节 输卵管疾病
- 第六节 卵巢肿瘤
- 第七节 乳腺疾病
- 第十四章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第一节 下丘脑和垂体疾病
-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
- 第五节 胰岛疾病
- 第六节 APUD系统肿瘤
-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 第十七章 骨关节疾病
- 第十八章 传染病
- 第十九章 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