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病理学》书籍目录

又名抗生素性肠炎(antibiotic associated enteritis),常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病原可能非单一因素。过去认为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病原体,以后则认为病原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该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肠腔内,当菌群失调时则出现异常增生,其毒素可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的肠粘膜与渗出的纤维蛋白形成假膜而成为假膜性肠炎。肠的各段均可受累。病变特点有:肠壁充血水肿,常见出血、粘膜表面坏死和假膜形成。假膜脱落后,可形成表浅而不规则的溃疡。肠腔扩张,腔内充满液体,可致水样腹泻脱水休克

除上述细菌性肠炎外也可因长期使用抗生素消除了正常肠道菌群中与霉菌相拮抗的细菌,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而引起肠霉菌病。如肠曲菌病、毛霉菌病和白色念珠菌病等。此时肠粘膜表面坏死,有溃疡形成及出血。肠白色念珠菌病时在肠粘膜表面还可形成灰白色假膜。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学》书籍目录
  1.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病理学》
  2. 菌苗《医学微生物学》
  3. 菌血症和败血性休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菌桂《名医别录》
  5. 菌血症和败血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菌桂《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7. 菌栀茶《茶饮保健》
  8. 菌桂《证类本草》
  9. 菌子《饮膳正要》
  10. 菌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11. 菌子〈寒〉《食疗本草》
  12. 菌桂《新修本草》
  13. 皲裂《中医词典》
  14. 菌桂《本草经集注》
  15. 皲裂疮《中医词典》
  16. 菌桂《千金翼方》
  17. 麇(俱伦切)舌《证类本草》
  18. 菌桂《神农本草经》
  19. 麇舌《千金翼方》
  20. 《名医别录》
  21. 麇舌《本草经集注》
  22. 《医学入门》
  23. 麇舌《新修本草》
  24. 《新修本草》
  25. 麇舌《名医别录》
  26. 《本草经集注》
  27. 《周慎斋遗书》
  28. 《千金翼方》
  29. 峻补《圣济总录》
  30. 钧肠丸《冯氏锦囊秘录》
  31. 峻补《中医词典》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