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由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多见于老年人,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癌常以浸润性生长为主,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发生在皮肤、粘膜表面的癌外观上常呈息肉状、蕈伞状或菜花状,表面常有坏死及溃疡形成;发生在器官内的常为不规则的结节状,呈树根状或蟹足状向周围组织浸润,质地较硬,切面常为灰白色,较干燥。镜下,癌细胞可呈腺状、巢状或条索状排列,与间质分界清楚。亦可在间质内呈弥漫性浸润生长,与间质分界不清。网状纤维染色见癌细胞之间多无网状纤维,而只见于癌巢的周围。癌在早期一般多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
癌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1.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简称鳞癌,常发生在身体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喉、阻茎等处。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正常时虽不由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发生鳞状细胞癌。此癌肉眼上常呈菜花状,也可因癌组织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癌组织也同时向深层作浸润性生长。镜下,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的癌的癌巢中,细胞间还可见到细胞间桥,在癌巢的中央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keratin pearl)或癌珠(图7-12)。分化较差的鳞状细胞癌无角化珠形成,甚至也无细胞间桥,瘤细胞呈明显的异型性并见较多的核分裂像。
图7-12 鳞状细胞癌
图示典型的癌细胞巢,其中两个癌巢中央形成同心圆状的角化珠
2.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由该处表皮原始上皮芽或基底细胞发生。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的癌细胞构成,本癌生长缓慢,表面常形成溃疡,并可浸润破坏局部深层组织,但很少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很敏感,临床上呈低度恶性的经过。
3.移行上皮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来自膀胱或肾盂等处的移行上皮,常呈乳头状,多发性,可溃破形成溃疡或广泛浸润膀胱壁。镜下,癌细胞似移行上皮,呈多层排列,异型性明显。
4.腺上皮癌 是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比较好的、具有腺体结构的腺癌和低分化的、形成实体癌巢的实性癌。腺癌分泌粘液较多的则称粘液癌。
(1)腺癌(adenocarcinoma):较多见于胃肠、胆囊、子宫体等。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细胞常不规则地排列成多层,核大小不一,核分裂像多见(图7-13)。当腺癌伴有大量乳头状结构时称为乳头状腺癌;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的腺癌称为囊腺癌;伴乳头性生长的囊腺癌称为乳头状囊腺癌。
图7-13 腺癌(胃)
癌细胞排列紊乱,多层,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腺样结构,浸润于胃壁组织内
(2)粘液癌(mucoid carcinoma):又称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常见于胃肠。镜下,初时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成印戒状, 故一般称之为印戒细胞(signet-ring cell)。以后粘液堆积在腺腔内,并可由于腺体的崩解而形成粘液池。此时,往往可见于小堆或散在的印戒状癌细胞漂浮其中。肉眼观,癌组织呈灰白色,湿润,半透明如胶冻样,胶样癌因而得名。
(3)实性癌(solid carcinoma):或称单纯癌(carcinoma simplex),属低分化的腺癌,恶性程度较高,多发生于乳腺,少数可发生于胃及甲状腺。癌巢为实体性,无腺腔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高,核分裂像多见。有的癌巢小而少,间质结缔组织多,质地硬,称为硬癌(scirrhous carcinoma)(图7-14)。有的则癌巢较大较多,间质结缔组织相对较少,质地如脑髓,称为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图7-14 乳腺硬癌
癌细胞呈条索状排列,间质丰富,由多量纤维组织构成

- 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病理学》
- 恶性肉芽肿《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恶性肾硬化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上皮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恶性肿瘤《放射诊断学》
- 恶性葡萄胎《百病自测》
- 恶性肿瘤的阳性显像及放射免疫显像《物理诊断学》
- 恶性疟疾《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恶性肿瘤的预防《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恶性卵巢肿瘤《妇产科学》
- 恶性肿瘤的预防《预防医学》
- 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网状组织反应性增生的鉴别诊断《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恶性淋巴瘤与非淋巴瘤网状组织肿瘤的鉴别《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恶性肿瘤防制《预防医学》
- 恶性淋巴瘤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监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临床基础检验学》
- 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细胞分型《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恶性肿瘤中光动力学诊治发展历史《临床激光治疗学》
- 恶性淋巴瘤《病理学》
- 恶性组织细胞病《血液病学》
- 恶性淋巴瘤《自我调养巧治病》
-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病理学》
-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病理学》
- 恶癣疮《孙真人海上方》
- 恶性黑素瘤《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恶血《中医名词词典》
- 恶性黑色素瘤《基因与疾病》
- 恶血《中医词典》
《病理学》
- 绪论
-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 第三章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 第四章 免疫病理
- 第五章 炎症
- 第六章 遗传与疾病
- 第七章 肿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
- 第三节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 第七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 第八节 上皮性肿瘤
- 第九节 间叶组织肿瘤
- 第十节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 第十一节 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
- 第十二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 第十三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 第八章 心血管疾病
-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二节 高血压
- 第三节 动脉中膜钙化
- 第四节 动脉炎
- 第五节 动脉瘤
- 第六节 风湿病
- 第七节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九节 心瓣膜病
- 第十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第十一节 心肌病
- 第十二节 心肌炎
- 第十三节 心包炎
- 第十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
- 第十五节 心脏肿瘤
-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一节 鼻及鼻窦疾病
- 第二节 咽部疾病
- 第三节 喉部疾病
-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疾病
- 第五节 肺疾病
- 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食管疾病
- 第二节 胃肠疾病
- 第三节 肝胆疾病
- 第四节 胰腺疾病
- 第十一章 造血系统疾病
-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一、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附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 四、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五、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 六、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
- 七、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八、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 九、IgA肾病
- 十、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第二节 尿毒症
- 第三节 肾盂肾炎
- 第四节 尿石症
- 第五节 肾盂积水
- 第六节 肾肿瘤
- 第七节 膀胱肿瘤
- 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外阴疾病
- 第二节 子宫颈疾病
- 第三节 子宫体疾病
- 第四节 滋养层细胞肿瘤
- 第五节 输卵管疾病
- 第六节 卵巢肿瘤
- 第七节 乳腺疾病
- 第十四章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第一节 下丘脑和垂体疾病
-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
- 第五节 胰岛疾病
- 第六节 APUD系统肿瘤
-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 第十七章 骨关节疾病
- 第十八章 传染病
- 第十九章 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