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传携带者的检出
遗传携带者(geneticcarrier)是指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一般包括:
①隐生遗传杂合子;②显性遗传病的未显者;③表型尚正常的迟发外显者;④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
遗传携带者的检出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人群中,虽然许多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杂合子的比例却相当高。例如苯酮尿症的纯合子在人群中如为1:1000,携带者(杂合子)的频率为2:50,为纯合子频率的200倍。对发病率很低的遗传病,一般不做杂合子的群体筛查,仅对患者亲属及其对象进行筛查,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对发病率高的遗传病,普查携带者效果显著。例如我国南方各省的α及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特别高(共占人群8%-12%,有的省或地区更高),因此检出双方同为α或同为β地贫杂合子的机会很多,这时,进行婚姻及生育指导,配合产前诊断,就可以从第一胎起防止重型患儿出生,从而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降低了本病的发病率,而且防止了不良基因在群体中播散。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死胎及染色体病患儿的机会很大(参阅第二章),因此,对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亲属进行检查十分重要。
隐性致病基因杂合子检出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基因的剂量效应,即基因产物的剂量,杂合子介于纯合子与正常个体之间,约为正常个体的半量,但因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检测方法的不同(直接测定基因产物或测定基因间接产物),使测定值在正常与杂合子之间,杂合子与纯合子之间发生重叠,造成判断的困难。
杂合子携带者的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临床水平、细胞水平、酶和蛋白质水平及分子水平。从临床水平,一般只能提供线索,不能准确检出,故已基本弃用。细胞水平主要是染色体检查,多用于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检出。酶和蛋白质水平的测定(包括代谢中间产物的测定),目前对于一些分子代谢病杂合子检测尚有一定的意义,但正逐渐被基因水平的方法所取代。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即利用DNA或RNA分析技术直接检出杂合子,而且准确,特别是对一些致病基因的性质和异常基因产物还不清楚的遗传病,或用一般生化方法不能准确检测的遗传病,例如慢性进行舞蹈病、甲型和乙型血友病、DMD、苯酮尿症等;最后,对一些迟发外显携带者还可作症状前诊断,因而有可能采取早期预防性措施,如成人多囊肾病等(参阅第十三章)。目前,用基因分析检测杂合子的方法日益增多,并逐步向简化、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以求扩大到高危人群的筛查。

- 遗传携带者的检出《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效应《核、化学武器损伤》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遗传潜病与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遗传性共济失调《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遗传潜病概说《中医疾病预测》
- 遗传性共济失调《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遗传平衡定律《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神经病学》
- 遗传漂变《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性和先天性肾病《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遗传密码《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妇产科学》
- 遗传疾病检查诊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遗传性疾病的再发危险率《妇产科学》
- 遗传过敏性皮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妇产科学》
- 遗传工程与近交系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
- 遗传性疾病概述《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多态现象《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性疾病患者两系Ⅲ级亲属询问表《病历书写规范》
- 遗传病与肿瘤的基因诊断《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遗传性神经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遗传病的治疗《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性肾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遗传病的诊断《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遗传病的预防《医学遗传学基础》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诊医学》
- 遗传病的营养治疗《临床营养学》
- 遗传性脂蛋白代谢异常《临床生物化学》
《医学遗传学基础》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染色体病
- 第一节 人体染色体
- 第二节 人体染色体畸变
- 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综合征
- 一、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概念。
- 二、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频率
- 三、常染色体异常综合证
- 四、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 第三章 基因及基因突变
- 第四章 单基因病
- 第五章 多基因病
- 第六章 群体遗传学
- 第七章 基因定位
- 第八章 药物遗传学
- 第九章 肿瘤与遗传
- 第十章 遗传病的诊断
- 第十一章 遗传病的防治
- 第十二章 遗传咨询
- 第十三章 基因诊断
- 第一节 基因诊断的原理
- 第二节 常用基因诊断技术
- 第三节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选择
- 第十四章 基因治疗
-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