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保护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与日俱增。大量废水、废气、废渣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已造成一定危害,因为环境污染不仅会直接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砷、铅和汞中毒及其它职业病),而且会造成人类的遗传物质的损害而影响下一代,造成严重后果。
环境污染对人类遗传的危害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诱发基因突变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称诱变因素或诱变剂(mutagen)。除了电离辐射有强烈的诱变作用以外,食品工业中用以熏肉、熏鱼的着色剂、亚硝酸盐以及用于生产洗衣粉的乙烯亚胺类物质、农药中的除草剂,杀虫的砷制剂等都是一些诱变剂。
2.诱发染色体畸变可诱发染色体畸变的物质称染色体断裂剂(clastogen)。如上述的乙烯亚胺;药物中的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酰胺等,核酸类化合物如阿糖胞苷、5-氟脲嘧啶等;抗叶酸剂如氨甲蝶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柔毛霉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氯丙嗪、眠尔通等;食品中的佐剂如咖啡因、可可碱等都是染色体断裂剂。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电离辐射除有诱变作用以外,也是强烈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因素。
3.诱发先天畸形作用于发育中个体体细胞能产生畸形的物质称为致畸因子或致畸剂(teratogen)。致畸因子虽已提出过很多,但有足够证据而公认的致畸因子并不多,现列于表11-1。
一般在胚胎发育的第20-60天是对致畸因子的高度敏感期,此期应特别注意避免与上述因子接触。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因此,做好“三废”的妥善处理,避免超剂量接触电离辐射、诱变剂和致畸剂,宣传戒烟戒洒(已证明酒精和尼古丁对生殖细胞有损伤作用),对各种新化学产品在出厂前进行严格的诱变作用检测,并对其使用进行必要的限制,这种综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防止可能造成造成的遗传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表11-1 较公认的致畸因子及其对人体发育的影响
类别 | 致畸因子 | 所致畸形 |
病毒 |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 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 智力低下 |
电离辐射 | 小头畸形 | |
药物 | 反应停 氨甲喋呤 孕酮 酒精 抗惊厥药 | 无肢症或海豹畸形 各种躯体畸形,包括颅发育不全,头发上卷,宽鼻梁,低位耳 女胎男性化 生长迟缓,智力低下,小头畸形,短眼裂 躯体和智力发育迟缓,眼距宽,低位耳,指甲或指骨发育不良 |

- 环境保护《医学遗传学基础》
- 环甲肌《人体解剖学》
- 环境的要素《预防医学》
- 环谷《中医词典》
- 环境感染《预防医学》
- 环岗《中医词典》
- 环境化学物《预防医学》
- 环唇疔《景景医话》
- 环境监测《预防医学》
- 环孢素A《临床生物化学》
- 环境危害因素的类型与健康的关系《预防医学》
- 环孢素《药理学》
- 环境卫生《中国医学通史》
- 环《中医词典》
- 环境温度《生理学》
- 獾肉《饮膳正要》
- 环境污染《预防医学》
- 坏症须知《重楼玉钥》
- 环境污染的类型(表1-6)《预防医学》
- 坏症须知《喉科秘诀》
- 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确认《预防医学》
- 坏症十五候《幼科推拿秘书》
- 环境因素与先天畸形《组织学与胚胎学》
- 坏症《古今医彻》
-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在畸形中的相互作用《组织学与胚胎学》
- 坏症《伤寒大白》
- 环境与健康《预防医学》
- 坏证伤寒《活幼心书》
- 环境与养生《中医养生学》
- 坏证夺命饮《冯氏锦囊秘录》
- 环境致癌因素及其致癌机制《病理学》
《医学遗传学基础》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染色体病
- 第一节 人体染色体
- 第二节 人体染色体畸变
- 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综合征
- 一、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概念。
- 二、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频率
- 三、常染色体异常综合证
- 四、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 第三章 基因及基因突变
- 第四章 单基因病
- 第五章 多基因病
- 第六章 群体遗传学
- 第七章 基因定位
- 第八章 药物遗传学
- 第九章 肿瘤与遗传
- 第十章 遗传病的诊断
- 第十一章 遗传病的防治
- 第十二章 遗传咨询
- 第十三章 基因诊断
- 第一节 基因诊断的原理
- 第二节 常用基因诊断技术
- 第三节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选择
- 第十四章 基因治疗
-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