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变化

《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四圣心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1. 阴阳变化《四圣心源》
  2. 阴阳(天时二)《妇人规》
  3. 阴阳变化《医学摘粹》
  4. 阴阳(天时二)《宜麟策》
  5. 阴阳辨别《诊家正眼》
  6. 阴阳《中医诊断学》
  7. 阴阳表里辨《医学集成》
  8. 阴阳《医学真传》
  9. 阴阳表里虚实《备急千金要方》
  10. 阴阳《医学三字经》
  11. 阴阳别论《素问悬解》
  12. 阴阳《内经知要》
  13. 阴阳别论《素问悬解》
  14. 阴阳《内经博议》
  15. 阴阳别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16. 阴阳《医经原旨》
  17. 阴阳别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18. 阴阳《医经原旨》
  19. 阴阳别论篇《疡医大全》
  20. 阴阳《顾松园医镜》
  21. 阴阳不别由于传派不清《读医随笔》
  22. 阴阳《证治准绳·幼科》
  23. 阴阳常变论《吴医汇讲》
  24. 阴阳《医述》
  25. 阴阳刺《中医词典》
  26. 阴阳《医学纲目》
  27. 阴阳大论《黄帝内经太素》
  28. 阴阳《中医词典》
  29. 阴阳大论《针灸甲乙经》
  30. 阴阳《气功外气疗法》
  31. 阴阳大要调神论《中藏经》

《四圣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