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声音者,手太阴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而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手阳明主令于燥金,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声瘖。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阴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者,气之泄也;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者,气之塞也。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盖门户之开阖,机关之启闭,气为之也。而所以司其迟疾,时其高下,开阖适宜,而启闭中节者,神之所使也。是故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肺主五声,入心为言。缘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也。
闻之妇人在军,金鼓不振。李少卿军中有女子,击鼓起士而鼓不鸣。然则调声音者,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之理也。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
治失声喑哑者。

- 声音《四圣心源》
- 声音《景岳全书》
- 声音《医学摘粹》
- 声音《景岳全书》
- 声音《医学摘粹》
- 声哑嗽《中医词典》
- 声音《血证论》
- 声哑秘方《华佗神方》
- 声音翻切《类经图翼》
- 声哑喉痈《喉科指掌》
- 声音嘶哑《自我调养巧治病》
- 声哑喉痈《中医词典》
- 声音哑《新修本草》
- 声哑喉《喉科指掌》
- 声喑《景岳全书》
- 声哑喉《中医词典》
- 声喑《中医词典》
- 声哑《沈氏女科辑要》
- 声喑《古今名医汇粹》
- 声哑《卫生易简方》
- 声诊《脉诀汇辨》
- 声哑《中医词典》
- 声重《药症忌宜》
- 声碎《中医词典》
- 绳《中医名词词典》
- 声嘶嗽《中医词典》
- 绳《中医词典》
- 声嘶《中医词典》
- 省风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声散《中医词典》
- 省风汤《目经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