痎疟根原
痎疟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人之六经,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寒邪伤人,同气相感,内舍三阴。少阳之经,在二阳之内,三阴之外,内与邪遇,则相争而病作。
其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下行,渐积渐盛。内与阴争,阴邪被逼,外乘阳位,裹束卫气,闭藏而生外寒。卫为阴束,竭力外发,重围莫透,鼓荡不已,则生战慄。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及其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阴退寒消,则卫气外发而病解焉。
卫气昼行六经二十五周,夜行五藏二十五周。寒邪浅在六经,则昼与卫遇而日发;深在五藏,则夜与卫遇而暮发。卫气离,则病休,卫气集,则病作。缘邪束于外,则恶寒,阳郁于内,则发热。阳旺而发之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晏。阳气退败,不能日与邪争,则间日乃作。
此以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舍于肠胃之外,经藏之间。秋伤于风,闭其腠理,卫气郁遏,外无泄路,内陷重阴之中,鼓动外发,则成疟病也。

- 痎疟根原《四圣心源》
- 接指方《仁术便览》
- 痎疟疟母《医宗金鉴》
- 接气通经《中医词典》
- 揭被香《毓麟验方》
- 接气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揭被香《毓麟验方》
- 接经取穴《中医词典》
- 揭唇《中医词典》
- 接经法《中医词典》
- 揭障丹《眼科秘诀》
- 接经补遗《此事难知》
- 孑孓虫《冷庐医话》
- 接经《此事难知》
- 节《中医词典》
- 接筋藤《滇南本草》
- 节抄“灵枢”引《医旨绪余》
- 接筋《奇效简便良方》
- 节凑《中医词典》
- 接脊《中医词典》
- 节段性(带状)感觉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接合《医学微生物学》
- 节傅氏助仙汤方论《竹泉生女科集要》
- 接汗法《医方考》
- 节疳《中医词典》
- 接汗法《目经大成》
- 节华《千金翼方》
- 接骨紫金丹《仁术便览》
- 节华《新修本草》
- 接骨诸方《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 节华《证类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