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代

《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动代者,阴阳之起止也。气欲发而不能,则为动,气中歇而不属,则为代。

动者,郁勃而不息也。脉法:阴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关者,中气之变现,阴阳之枢机,阳自此降而为阴,阴自此升而为阳。阴升于寸,则遂其上浮之性,不至为动;阳降于尺,则遂其下沉之性,不至为动。惟阴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郁于关上,而见动形。阴阳郁勃,不能升降,是以动而不止也。郁勃之久,不无胜负。阳胜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胜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热发则汗不出,汗出则热不发。汗出而热发,阴阳之胜负乃分。方其动时,阴阳郁荡,未知将来之孰胜而孰负也。动见于土位,木气盘塞而莫达,甲木不降,乃悬虚而为惊;乙木不升,乃冲击而为痛。甲乙横逆,而贼戊己,则土气败矣。

代者,断续而不联也。《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与之短期。与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乍疏乍数者,断续之象也。

盖呼吸者,气之所以升降也。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呼吸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呼吸定息,经脉五动,故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藏之气。一藏无气,则脉必代矣。

十一难: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藏无气者,何藏也?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肾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可类推矣。代脉一见,死期在近,不可治也。代为死脉,与脾脉代之代不同。脾脉代者,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也。此为病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四圣心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1. 动代《四圣心源》
  2. 动(阳)《濒湖脉学》
  3. 动而得之《明医指掌》
  4. 《三指禅》
  5. 动而伸之《中医词典》
  6. 《痰火点雪》
  7. 动法《中医词典》
  8. 《内经评文》
  9. 动功《减肥新法与技巧》
  10. 《脉确》
  11. 动功《中医词典》
  12. 《中医词典》
  13. 动功六字延寿诀《审视瑶函》
  14. 董洵《中医词典》
  15. 动功六字延寿诀《痰火点雪》
  16. 董玹《中医词典》
  17. 动机《医学心理学》
  18. 董西园《中医词典》
  19. 动静《冯氏锦囊秘录》
  20. 董说《中医词典》
  21. 动静《证治准绳·幼科》
  22.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专治麻痧初编》
  23. 动静互根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24. 董千云伤寒格阳证《程杏轩医案》
  25. 动静互涵《中医养生学》
  26. 董龙山夫人便血《孙文垣医案》
  27. 动静脉畸形出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8. 董老夫人眩晕《孙文垣医案》
  29. 动静脉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0. 董汲《中医词典》
  31. 动静脉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四圣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