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口根原

《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鼻口者,手足太阴之窍也。脾窍于口而司五味,肺窍于鼻而司五臭。人身之气,阳降而化浊阴,阴升而化清阳,清则冲虚,浊则滞塞,冲虚则生其清和,滞塞则郁为烦热。上窍冲虚而不滞塞,清和而不烦热者,清气升而浊气降也。浊降而清升,故口知五味而鼻知五臭。

而口鼻之司臭味,非第脾肺之能也,其权实由于心。以心窍于舌,心主臭而口主味。鼻之知五臭者,心也;口之知五味者,舌也。心为君火,胆与三焦为相火,三焦升则为清阳,胆木降则为浊阴。三焦陷而胆木逆,清气降而浊气升,则鼻口滞塞而生烦热,臭味不知矣。

而清气之升,由鼻而上达,浊气之降,自口而下行。盖鼻窍于喉,口通于咽,鼻者清气之所终,口者浊气之所始也。喉通于藏,咽通于府,喉者地气之既升,咽者天气之初降也。浊气不降而清气下陷,则病见于口;清气不升而浊气上逆,则病见于鼻。故鼻病者,升其清而并降其浊;口病者,降其浊而兼升其清。

升清之权,在于太阴,太阴陷则乙木不能升其清;降浊之机,在于阳明,阳明逆则辛金不能降其浊。得升降之宜,则口鼻之窍和畅而清通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四圣心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1. 鼻口根原《四圣心源》
  2. 鼻口部《神应经》
  3. 鼻口门《针灸大成》
  4. 鼻口《针灸聚英》
  5. 鼻口症论治《类证治裁》
  6. 鼻孔扇张《广瘟疫论》
  7. 鼻口症脉候《类证治裁》
  8. 鼻孔煽张《中医词典》
  9. 鼻泪道阻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鼻孔煽动《医法圆通》
  11. 鼻冷门主论《疡医大全》
  12. 鼻孔干《广瘟疫论》
  13. 鼻沥血《中医词典》
  14. 鼻孔穿烂《奇效简便良方》
  15. 鼻梁《中医词典》
  16. 鼻孔《医学见能》
  17. 鼻梁骨《正骨心法要旨》
  18. 鼻孔《中医词典》
  19. 鼻梁骨《医宗金鉴》
  20. 鼻颏位(Water 氏位)《耳鼻咽喉外科学》
  21. 鼻梁骨断《伤科补要》
  22. 鼻菌《中医词典》
  23. 鼻流《中医词典》
  24. 鼻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5. 鼻流臭水《奇效简便良方》
  26. 鼻疽《外科心法要诀》
  27. 鼻流黄臭水《奇方类编》
  28. 鼻疽《证治准绳·疡医》
  29. 鼻流清涕《医法圆通》
  30. 鼻疽《医宗金鉴》
  31. 鼻流清涕《圣济总录》

《四圣心源》